苏锡常都市圈是我国先进制造业集聚、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密集、创新思维活跃的地区之一。去年9月,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江苏省教育厅今天(30日)召开“数说‘十三五’ 一同看教育”新闻发布会,介绍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相关情况。
常州市教育局局长杭永宝介绍,常州以打造中国职教名城为目标,在全国首创“城市职教中心”“高等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小镇”三类发展模式,成为国家首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去年,以部省共建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为契机,推进职业院校向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集聚,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建起4座“职教综合体”。有3所高职院入选国家“双高计划”、5所中职校入选省“领航计划”,数量居全国、全省前列。启动“五个共同”校企合作模式,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开设专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吻合度达86%以上。全市每年培养技能人才10万人以上,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212人,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形成了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的“常州现象”。
强融合,就要推进职教社教优质多元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意见”要求,在苏锡常都市圈全面推行 “1+X”证书制度并同步实质性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形成可复制的“学分银行”应用模式和典型案例。无锡市教育局局长范良介绍, 无锡有24所学校入选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入选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无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经验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无锡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的设区市’,被教育部列入部省共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和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城市。”范良说。
强融合,更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苏州在省内率先出台《苏州市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深化“双元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建成市级优秀企业学院38个、职教集团19个,获批省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672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项春雷介绍,下一步,持续巩固苏州职业教育优势,并以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创新。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办学层次,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支持职业院校与产业结盟、与企业结对、与开发区共建。力争到2022年,新增3~4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10所左右国家“双一流”高职院校和省领航职业学校,建设50个与苏州市先导产业相匹配的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15~2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鼓励院校立足区域产业和自身办学优势,围绕“对接支柱产业、建设骨干专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制定“一校一策”方案,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项春雷说,聚焦苏州产业链、创新链与职业教育专业链、人才链的对接融合,同步规划调整职业教育资源布局,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职教产业园”,推动职业院校在深度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准发展定位、优化发展路径、形成发展特色,提升服务能力。重点围绕10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立产教融合联合体,为苏州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全面赋能。
此外,“意见”提出,到2022年,苏锡常都市圈成为全国深化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示范区和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标杆区。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 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