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000773/2024-00018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 2024-07-05 |
信息标题: | 江苏教育工作简报2024年第13期 | ||
主题分类: | 教育简报 | ||
内容概述: |
第13期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4年7月4日
南通大学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
努力开创校地双向赋能新格局
近年来,南通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己任,秉承“名城育名校、名校润名城”的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全面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南通大学和南通市双向赋能、互融共促。
一、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强大推进合力
一方面,建章立制、压实责任。学校和南通市人民政府签订“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协议,成立由南通市主要领导和南通大学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建立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融合发展过程的重点问题。组建学科建设工作组、新建学院(研究院)工作组、人才引培工作组、研发中心(研究院、所)建设工作组、财经预算与保障工作组等七个工作组,各负其责、有条不紊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另一方面,强化考核、提升实效。制定《“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年度任务分解及实施细则》,逐一研究制定工作目标、考核分值、责任部门。建立“任务分解、责任落实、跟踪督办、定期考核”工作推进机制,将工作推进情况纳入相关考核体系,每年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二、聚焦重点关键,引领科技产业升级
一是联合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把共建科研平台作为融合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近五年学校与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建立校企联盟、产学研基地共计617个。特别是围绕南通市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六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集群和16个优势产业链,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高融合度天线与新通信装备工程技术中心、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测试工程技术中心、海安南通大学高端纺织研究院、低碳高效新能源工程技术中心、船舶海工绿色修造与特种泵工程技术中心、先进医用材料与组织工程转化中心等六大中心。二是全力攻克科技产业难题。聚焦南通市科技产业优化升级需求,全面承接南通市产业创新“揭榜挂帅”攻坚项目,与地方行业龙头企业组建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扎实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全面助力南通市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传统产业升级。比如,学校与船舶海工领域龙头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成功突破活塞杆耐蚀抗疲劳涂层制备与长寿命液压缸密封、超高压双级复合往复密封等技术瓶颈,实现海工液压缸系列产品国产化,为南通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三是加快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成果产出机制,构建“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让及许可、横向科研管理、创业孵化管理、作价投资管理”的“五位一体”技术转移体系。积极搭建校内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源对接平台,成立技术转移中心17个,与政府、企业、创业园、风险投资机构等进行广泛对接。近五年,学校申请发明专利5355件,授权发明专利2723件,专利成果在企业直接转化应用1037件。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5项,多次荣获“江苏省技术转移工作先进单位”。
三、深化务实合作,助力城市建设发展
一是助力打响文化品牌。与南通市社科联合作,推进《南通文库》《南通通史》编撰工作,编辑完成《张謇与近代中国(第二辑)》学术集刊,联合举办“第二届张謇研究全国青年学者研讨会”等活动。打造以张謇研究、江海文化研究、蓝印花布非遗文化传承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品牌,获批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基地。承办“南通艺术嘉年华”“濠河国际龙舟赛”“南通万人国际马拉松”等活动,进一步擦亮南通文化名片。二是助力建强纺织产业。学校与国际家纺产业园共建“现代家纺产业学院”,建好用好高端纺织产教融合基地和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全面深化产学研融合、政校企合作,完成各类纺织企业委托研究项目400余项,助力南通纺织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三是助力优化城市交通。主动对接南通市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成功制备建筑用高性能纤维及土工材料,助力南通实现高速公路改造工程、垃圾填埋示范场、尾矿库防渗工程的千吨级应用。成功研发毫米波雷达抗干扰波形理论及仿真系统,开展车载智能终端运行监测与大数据分析研发,推进建设“车—端—边—云”车路协同和无人驾驶重点实验室,助力南通推进车路协同和无人驾驶交通新基建建设。研发出智能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监测硬件系统、车辆智能网联交通态势感知技术,为南通市智慧公交体系建设提出解决方案。四是助力提升医疗水平。与南通市人民政府以及相关企业联合成立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长三角)创新联合体,附属医院2个专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专科入选首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全力建好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创新推行入院、出院“一站式”服务,每年总诊疗人次近300万人次,成功入选省高水平医院、省研究型医院,连续两年进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国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