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22年专题 > 教育强省建设百校行 > 媒体报道
【荔枝新闻】如何以校家社协同育人牵引教育高质量发展?实地探访“扬州经验”
发布日期:2024-06-05 15:43 来源:荔枝新闻 浏览次数: 78 字体:[ ]

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育人作用,贯穿在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强国建设江苏在行动”来到扬州,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扬州各校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亲子社团、爸爸课程、一封家书等方式,发掘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扬州经验。

走进扬州翠岗中学,课后服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46个社团,有半数都是“亲子社团”。和爸妈在读书沙龙畅谈各自观点,在食育社团学着包粽子,在美术社团一起做漆扇……初二(9)班罗子豪说,上了初中,和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能和父母共读一本书,一起聊聊感受,很有趣,“青春期会有矛盾,需要我们和家长互相理解,互相体谅,感觉家长没有我们想象中古板,只不过我们要去理解去体谅。”

学校校长王昕说,“亲子社团”最大的好处就是缓解亲子关系。学校每个月设定一个主题,让活动进课表。“我们也发现,很多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同时,很多家长也不善于和孩子沟通,我们想怎么把学生和家长聚在一起,利用学校层面提供给家长和孩子接触时间,提供科学教育方法。比如五月份是心理健康节,安排了二十多个亲子活动,邀请学生和家长参与到心理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亲子关系得到和谐。”

让父母走进校园,这种陪伴式的相处值得点赞。在扬州市明月幼儿园花都汇校区,园方直接把爸爸们请进幼儿园给孩子们上课。在亲子共读吧,张先生带着小班孩子一起读绘本。张先生说,每学期他都会申请3、4次进课堂,“每个家长都有机会来和孩子们分享,我想着能和女儿在一起,给她做个榜样。都说爸爸带出来的孩子勇敢一些,爸爸相对来说果断点。比如绘本选择,妈妈会选择类似《小蝌蚪找妈妈》,爸爸就会考虑到事情的多变性。”

明月幼儿园花都汇校区执行园长乔颖说,幼儿园的爸爸课程从“阳光助教”,到构建爸爸志愿者新型师资队伍研究,开设“爸爸来啦”服务幼儿成长的微课程,再到“父母成长学院”,在专家引领下,正向校家社共同体建设方向发展,“不仅邀请爸爸也邀请妈妈,把他们丰富的社会资源,比如文艺、体育、歌唱等带入到幼儿园,丰富孩子视野,让孩子全面发展。”

在扬州市朱自清中学,一封封家书是沟通父母和孩子的桥梁。初一(6)班黄子萌说,本学期已经写过两三封信了,“平时生活中,家长陪伴我们比较少,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更加深入地告诉家长我们的生活情况。比如成绩问题,有的时候成绩不是很理想,就会有点不敢和家长说,这个时候就会找个时间写给家长。”

学校学工处副主任段婷婷介绍,写家书、弘扬家风,作为学校重要活动之一,已经持续了五年多时间,对于家长来说,在表达爱上,可能写比说更直接。“每学期都有这样的机会,我经常和家长说,爱是要宣之于口的,要会表达的。”

写家书、弘扬家风,作为扬州市朱自清中学重要活动之一,已经持续了五年多时间。校长谢俊峰说,校家社协同育人,学校是核心,“学校是校家社的核心、主体、引领者,也是主要阵地。以学校为主体来做这样一件事,既可以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也可以满足家庭的个性化需求。”

校家社紧密协作,才能更好地助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走进扬州市汶河小学,一块块展板映入眼帘,这里呈现的是孩子们调查访问问题后提出的分析与建议,有“社区老年人就餐难”“文具安全性”“药品使用安全”“教室里能否安装空调”……

六(1)班的王悦涵与同学们关注的主题为“社区老年人就餐难”,同学们以问题小组、政策分析小组、建议小组与在行动小组展开工作,他们还向民政局、卫生健康委等职能部门发出建议。

扬州市汶河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杨静说,2005年以来,扬州市汶河小学序列化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对200多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万名学生走进社会,采用调查、访问等方式,发现公共生活问题,进行相关政策分析,向社会发出倡议,向政府职能部门提出建议,召开模拟听证会。“我们的听证会有学生参与、有家长参与、有社会人士参与,孩子们提出的很多建议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杨静说。

“哪个节气即将来临?”“芒种”……在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蒋王分校教师余婷正在与4名同学开展品茗思人生活动。在该校,每名学生都配有1名导师,对同学们进行思想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与成长引导。“今天开展的品茗思人生活动,就是对同学们进行思想引导以及心理疏导,由品茶活动让学生联想或感悟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扬州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为每一名学生配备育人导师,全程关心关注学生成长。邗江实验学校蒋王分校校长丁健表示,从新生入校起,学校就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需求匹配导师。“导师”不仅在学业上给予帮助,在孩子个人成长方面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孩子会感受到导师的爱一直在延续,不仅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还贯穿在他整个成长的阶段。”

扬州市教育局局长殷元松表示,作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未来,扬州将全面推进实验区建设,力争将扬州实验区打造成全国的样板,让更多学生和家长从中获益。“一是打造更多的优质学校。全力推进已列入今年我市民生实事项目的校园改造、教室设施提升、‘清洁食堂’建设等民生实事项目,为151所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同时坚持向教研考研学研要质量。二是助力更好的家庭教育。推动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达标率达100%,组织开展‘科学家教·文明家风’系列巡讲、‘新父母学堂’建设等各类活动,精心打造彰显地方特色的校家社协同育人资源平台。三是营造更优的社会生态。进一步加强社区协同育人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开展好‘好地方少年行’实践课堂活动,加强校园周边整治和网络空间治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