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000773/2024-00014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 2024-05-30 |
信息标题: | 江苏教育工作简报2024年第9期 | ||
主题分类: | 教育简报 | ||
内容概述: |
第9期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4年5月29日
编者按:近期,省教育厅调研检查发现,部分高校校园内电动自行车较多,且乱停乱放、违规充电、违规骑行等现象屡见不鲜,存在安全隐患。为督促各高校强化校园电动自行车清理整治,进一步完善管理规定、细化工作举措,确保校园内交通出行安全,现将南京邮电大学、江南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校校园电动自行车管理经验做法印发各高校,供参考借鉴。
南京邮电大学分类管理、严控增量
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治理常态化长效化
近年来,南京邮电大学坚持把加强校园电动自行车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多措并举推进常态化治理,全面实现“电动自行车数量逐年降低”和“禁止学生在校园使用电动自行车”目标,持续营造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统一思想认识。学校多次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研讨校园电动自行车治理工作方案,推动全校上下逐渐形成“严格电动自行车管理,维护良好校园秩序”的思想共识。在深入调研周边高校、充分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校楼宇建设、道路规划、空间治理等因素,于2019年底出台《南京邮电大学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明确“分类管理、减少存量、严控增量、自我答责”的工作原则,对电动自行车准入、行驶、停放和充电等作出全面规范。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分类严控数量。一方面,给存量学生办理电动自行车校内通行证,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展板、电子屏等方式,多渠道提醒学生办理要求。在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为学生集中分类定制电动自行车C、D、E、F类通行证,按毕业时间限定有效期。另一方面,明令禁止学生新增电动自行车牌,自2020年起通过录取通知书等方式向新生明确“勿带勿购电动自行车进校”的报到要求,并将《南京邮电大学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汇编入学生手册。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违规治理。学校多次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详细解读《南京邮电大学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对实施过程中疫情管控、车辆中转停放等问题进行逐项研究化解。加强门岗查验,坚决禁止各类无牌无证、牌证过期电动自行车进入校园。在学生宿舍和教学楼宇周边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确保校内电动自行车安全规范充电,严禁私拉乱接、楼宇内充电、乱停乱放等违反消防管理规定行为。每年寒暑假期间对校内无牌、假牌的电动自行车进行集中清理。截至2023年底,学校累计清理电动自行车约6000辆。
四是强化智慧赋能,实现科学治理。上线校园电动自行车管理系统,为教职员工统一免费换发内嵌电子标签的通行证,作为校园电动自行车通行的唯一标识,并关联门禁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实现电动自行车身份认证、通行证防伪识别以及门禁道闸智慧化管理,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校园电动自行车长治长效。
江南大学疏堵结合、精细管理
不断提高校园电动自行车治理实效
近年来,江南大学针对校园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锚定消减总量、规范使用的治理目标,持之以恒打好治理攻坚战,校园内电动自行车总量从7000余辆下降至约2000辆,实现由乱到治、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坚持压实责任,全面统筹推进。研究出台《江南大学校园电动车综合治理实施意见》,明确削减总量的长期目标和规范使用的管控重点,对各项重点任务作出全面部署,确保工作责任压紧压实。校园综合治理与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专项工作组深入一线治理,兼顾师生实际利益和安全管理要求,大力宣传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分类施策。围绕存量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根据教职工、学生、其他人员等人员类别,针对性设计差异化管理策略。聚焦电动自行车事故,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警示教育,持续治理飞线充电、乱停乱放、进楼入室等违规行为。明确工作时间节点,分阶段扎实推进方案制定、制度修订、校园通行证发放、核销退出等综合治理事项。
三是坚持增减同步,严格总量控制。一方面,围绕学生用车治理这个难点,坚持以时间换空间的总体思路,研究出台《江南大学校园车辆与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学生电动自行车“只核销不新增”的要求,学生原有电动自行车证照齐全的可以继续使用,毕业离校后自动核销。另一方面,明确教职工最多可申请1辆电动自行车使用权限的要求,通过推行人车证合一的方式强化规范管理。近年来,虽然教职工数量显著增加,但校园内电动自行车增量平稳可控。
四是坚持堵疏结合,管理服务并举。面向学生校内通行需求,推行校园小公交,通过优化运营系统、合理规划线路、提供智能化候车服务、推行校园卡乘车优惠等措施,有效满足学生校内长距离出行需求。提供校内共享单车服务,投放4500余辆共享单车,覆盖教学楼、食堂、宿舍等人员密集区,强化精准调度,增加学生校内短距离出行选项。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强充电场所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安全规范充电要求。通过增划自行车停车位、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等方式,引导师生减少电动自行车使用,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五是坚持精细管理,持续巩固成果。施行电动自行车校园通行证年审制度,及时核销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为修改、完善电动自行车管理制度预留空间。禁止外来无校园通行证电动自行车进校,常态化核查校内车辆,对无证车辆进行集中暂管和定期清理。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售假冒校园通行证的违法活动,严肃处理张贴伪造通行证的违规行为。对因病行走不便等特殊情况学生设置绿色通道,允许申请在校内临时使用电动自行车。每年向所有入校新生发放《江南大学校园电动车综合治理告知书》,明确在校园内“不购置电动车,不租、借电动车,不使用电动车”的要求。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狠抓四个重点
深化校园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治理
近年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校园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紧扣“管理、防控、教育、联动”四个重点,采取有力举措开展综合治理,不断筑牢电动自行车安全防线。
一是聚焦专项整治,构筑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成立校园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工作专班,深入研究治理对策,督促压实工作责任。按照“摸排底数、分类管理、集中清理、联动服务”的工作思路,研制出台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构建专项治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一站式”社区网格员作用,合力推进治理工作。定期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分析研究校园电动自行车治理工作,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是聚焦源头治理,筑牢风险防控底线。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源头治理,在全面摸排校园电动自行车保有数量、车辆类型、持有人员、车辆用途等信息基础上,对现有车辆实施分类管理。坚持“总量控制、禁限结合”工作原则,规范有序发放校园通行证,对在职教工实行定量申请注册,对学生实行逐步有序退出,对服务人员实行限定注册。针对无证无照等违法车辆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全面清除不合规车辆。全面动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群体参与治理工作,“一对一”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签订限期驶离校园承诺书。主动联系有资质回收单位、校内快递网点,为学生洽谈处置提供便利。
三是聚焦思想认同,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全面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推送事故案例、车辆使用规范、安全法律法规、文明出行倡议等,深入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意识入脑入心。结合信息类专业特点,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体系、创新教育形式,将安全使用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切实推动安全教育植入课堂、融入教学。利用“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社区活动等有利契机,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四是聚焦系统谋划,联动推进综合治理。坚持疏堵结合、系统治理,合理规划设置停车点,在集中停放区安装130余个充电设备,配备齐全消防设施,全面保障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在各个路口设置提醒标识,安装减速带和测速系统,全天候监测行驶数据。建成全方位交通管理系统,快速开展数据通报、分析和挖掘,有效实现安防联动、辅助指挥和应急预警。修订校园交通管理规定、安全考核细则,明确登记、管理、处罚等要求,分级分类实施“学习免罚、短期限入、限制入内‘黑名单’”处置措施,确保安全管理全覆盖、无遗漏。加强与驻地派出所、交警协同联动,建立健全联合会商、情况通报等制度,合力织密织牢校园“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