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22年专题 > 全省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改革成就
淮安市人大和市纪委监委创新构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三为三进”监督机制——
精准监督 高效护航
发布日期:2022-11-14 17:07 来源:江苏教育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778个压减到26个,压减率达96.66%,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比例达100%;全市10个县(区)中有4个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校外培训预付费监管平台建成,全市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纳入监管……2022年以来,淮安市人大和市纪委监委坚持主动作为、担当善为、协力有为,强化责任压进、全程跟进、督办推进,创新构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三为三进”监督机制,助推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走深走实。

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淮安市学科类培训机构治理已取得初步成效。如何让治理力度、温度、强度、精度不减?淮安市人大、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部署“双减”监督工作,将其纳入2022年专项监督重要内容,根据“双减”工作任务和责任清单,瞄准工作重点、难点,制订年度监督工作任务和序时安排,为高质量推动全市“双减”工作贡献监督力量。

“淮安市人大、市纪委监委坚持主动作为,建立了责任压进机制。”淮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皇甫立同介绍说,该市人大、市纪委监委明确分管领导主抓,落实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市纪委第八监督检查室具体负责,并督实联席机制作用。今年以来,淮安市“双减”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4次,全市各县(区)联席会议召开次数均超过每季度1次,其中淮安区今年已经召开专题联席会议6次。盱眙县、涟水县等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多次牵头召集联席会议,带队检查校外培训机构,全市各县(区)、各部门责任切实落细落实,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认真履职的协作机制正在形成。

2022年第一季度,淮安市重点开展系列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各部门责任落实和工作推进情况、存在的主要困难;第二季度,重点组织系列座谈研讨推进治理的薄弱环节、方法举措;第三季度,重点监督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监管……采访中,记者发现,淮安市人大、市纪委监委在年度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项监督工作安排中始终保持全程跟进,明确每季度监督内容,努力做到每月有任务、季度有重点。

今年5月,淮安市人大、市纪委监委分别召集相关部门,座谈研讨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薄弱环节、方法举措,并结合提议案办理、举报投诉受理等情况,着力强化完善政策供给;6月,推动市教育、发改、科技、文旅、体育等十一部门联合出台《淮安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暂行)》,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行为、资金监管进行规范约束;7月,推动市教育、科技、文旅、体育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做好淮安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从“明确部门职责、严格审批要求、优化工作流程、强化监督管理、加强组织实施”五个方面,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管理工作进行安排,年内完成全市所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审批。

“强化校外教育培训市场的依法治理,对于深入推进‘双减’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淮安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魏强表示,该市各部门在校外培训治理监督工作中,突出推动治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从各个方面扎牢制度的笼子。

在建立督办推进机制方面,淮安市人大、市纪委监委在监督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以下3项措施抓弱项、补短板。一是“信息化”加强资金监管:今年1月,该市推动教育部门牵头建成省内首批校外培训预付费监管平台;2月,全市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纳入平台监管,实行“一课一消”;5月,推动银保监部门协调各银行,对所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账户开展资金监测。二是“网格化”保障安全平稳:推动将治理风险纳入街镇、社区网格化管理范围,明确预防为主、属地管理、依法查处、快速反应等原则,建立事前研判、事中联动处置、事后跟踪反馈等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处置各类风险。三是“联合化”查处违规行为:为有效破解违规培训查处难的问题,指导教育、司法等部门研究完善《淮安市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执法指引》,细化校外培训机构13类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校外培训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领域,严肃查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行为,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关键举措。”淮安市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坚持重拳出击、从速从快,坚决整治到位、震慑到位,有效回应人民关切。”

据了解,在寒暑假、“五一”、端午节、国庆节等重点假期,淮安市纪委监委先后牵头组织教育、科技、文旅、体育、公安、市场监管、住建、城管等部门,紧盯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先后组织4次联合检查或县(区)互查,并印发督查通报,对违规培训形成了有效震慑,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本报记者 陈思洋 通讯员 王仁桢 谭焘 唐川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