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22年专题 > 全省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改革成就
睢宁县:用汗水浇灌成长
发布日期:2022-10-21 15:24 来源:江苏教育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粒种子从发芽、出苗,到越冬、返青,再到开花、成熟,就像我们的学习过程。高三的同学们都要做冬小麦,在秋天种下希望和汗水,等到明年6月开花、结果,收获喜悦。”不久前,在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的“秋季播种仪式”上,该校生物教师高峰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播种日当天,学生们走进试验田体验了耕作种植,并亲手撒下冬小麦的种子。校长彭燕寄语高三学子:“明年小麦收获的时节,也是同学们学有所成之时。希望大家在实践中学习,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真正需要的人才。”

为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校落地,睢宁县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垦闲置土地,开发劳动实践基地,将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了解农作物及种植、生产相关知识,体验劳动的过程和乐趣,增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今年9月,睢宁县第二小学校长王冬梅带领师生在校内开辟了一处田地,取名“耕读园”,以“耕一亩园育苗知辛,读万卷书明德启智”为理念,建立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打造耕读文化特色。该校师生在实践基地里热火朝天地除草、挖土、撒种,种下大蒜、香菜、青菜、菠菜等农作物。“我们聘请了有经验的老师整体设计实施方案,每位老师再根据班级的种植情况,编写花生、大豆、红薯、青菜、辣椒等农作物耕读资料。”据介绍,该校将农耕文化与学科课程教学有机整合,通过实践提高学生观察、写作、表达、探究等能力。该校还通过农耕谚语分享、农业知识传播、农具种类介绍等,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并参与其中,在农耕中创新学习、收获快乐、“根植”理想。

近年来,睢宁县桃园镇中心小学从蚕桑文化入手,精心组织“采桑叶”“拾芳茧”“摘桑葚”等活动,带领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在这里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养蚕、剥丝,我也会做很多家务活了,扫地、洗碗、叠被子这些我都能做好。”学生袁天佑开心地说。该校将蚕桑文化纳入教育教学整体规划,促进课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校长杨源介绍说,他们结合桃园镇地方桑园和体验点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们接触、了解蚕桑,为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培养搭建平台。

在姚集镇一处蘑菇厂内,姚集镇中心小学学生认真了解蘑菇的生产过程。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历经搅拌、播撒菌种、测试泥土湿度和酸碱度、蒸菌包、养菌丝、打料包装等程序,学生们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完成了小蘑菇从种植到生产加工的全过程。“看到蘑菇在我的努力下生长出来,我特别骄傲。劳动是一件快乐的事!”该校学生卢航天说。

据了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劳动意识,姚集镇中心小学今年与当地一家食用菌有限公司联合开办校外蘑菇厂实践基地。“学校将校内课堂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把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劳动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的美好品质。”据校长刘培峰介绍,该校还以劳动技能课为依托,开设面塑技艺、蒲编技艺、陶艺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课程。在好奇心和探索欲驱动下,孩子们在课程中充分发挥动手实践能力,感受民间文化习俗,在劳动中收获真知、强健体魄。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实际,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在劳动中观察和思考,感受自然美好,享受成长快乐。”睢宁县教育局基教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通讯员 刘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