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背景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红色精神谱系为主线,深化教学改革,打造有思想高度、历史厚度、情怀温度和行动力度的思政“金课”,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因此于2021年获得了“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二、主要做法
马克思主义学院牢牢抓住淮安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挖掘红色精神谱系中地方红色基因,并融入思政课教学,探索形成了对话式、沉浸式、融合式、参与式等新颖的教学方式。
(一)对话式教学提高思政教育引领力
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把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采用对话式教学,师生平等探讨“红色精神与理想信念”等系列模块话题。运用微信、QQ等现代通信工具,做到“一班一联”,一对一无缝交流,通过餐桌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渠道沟通,在贴近学生思想和心灵动态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引导。线上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引导学生领会和发扬新时代青年抗疫精神。开展“云战疫”系列思政课堂,传播抗疫正能量。在线课程点击量达30多万次,增强了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力。持续开展互动对话式课堂等“一人一亮点”教学创新活动,鼓励教师展示教学特色。
(二)沉浸式教学增强思政教育感染力
开展行走的“翔宇课堂”,组织师生赴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五德”教育馆、刘老庄连纪念园、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等淮安多个红色基地缅怀先烈。在现场,师生共抒“牢记使命 祝福祖国”,同咏“唱支山歌给党听”,吟诵“三行情诗献给祖国”,并将每次少数学生参加的情境教学活动拍摄制作成视频,在课堂上播出,让全体学生共同沉浸于红色精神的体验中。开展红色影视周活动,组织观看《建党大业》等红色影片,指导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励志书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在班级课堂上分享心得。沉浸式教学让学生在红色精神体验中,增强对党的感恩,对幸福生活的珍惜,对理想信念的坚定。
(三)融合式教学强化思政教育渗透力
安排思政课教师在相对固定的专业班级进行教学,便于教师长期专注研究所教学生的专业背景,使思政课教学与专业特点有机融为一体,更有专业的针对性。从食品药品行业优秀传统文化、大健康产业典型人物、重大事件与社会热点问题等角度,深入挖掘这些行业的思政课教学特色资源,编写了涵盖20多个专业的《大健康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特色资源案例包》。思政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根据“案例包”内容,把理论学习、释疑解惑、价值引领与所教学生的专业背景相融合,对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渗透力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四)参与式教学提升思政教育行动力
除第一课堂外,还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参与式教学,融通理论与实践。以研讨、座谈等形式开展“翔宇课堂”,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习领悟、周恩来精神等内容。思政课教师与二级学院对接,担任学生成长导师,指导党员和发展对象参与理论学习;与团委对接,指导学生参与“青马工程”建设,参与“研习社”“诗史明智”“品茗论道”等富有思政特色社团活动,引导他们在文化活动中体会时代责任担当。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参与社会调查研究和建党百年征文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把家国情和报国行相统一,自觉投身社会大课堂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多做贡献。抗疫期间,各地社区、乡村、药房活跃着学校志愿者的身影。
三、成效经验
(一)取得成效
1.学生思想素质担当意识增强,典型事迹影响大。关爱残障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获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奖;“博学博爱博行”暑期教育关爱团获江苏省“优秀团队”称号;“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助残精准帮扶:关爱残障儿童,宣传防疫”受中国青年网报道;李青宇等4名同学获江苏省大学生“抗疫”先进个人。
2.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升,各级大赛中屡次获奖。思政课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在各类大赛中得到充分体现。其中,江苏省信息化比赛一等奖2次、省形势与政策教学展示比赛一等奖1次、省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2次、省微课比赛三等奖2次、“信仰公开课”省级示范课1次。思政课教师协助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在教育部战疫思政比赛中获优秀奖,并在省教学微课比赛中获三等奖;协助2门专业课程获得中国轻工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
3.特色改革做法共享式宣传,深受兄弟院校好评。系列改革经验如“推进思政课3+2+1协同育人创新”“多措并举打造思政育人主阵地”“马院多管齐下做好疫情思政”等受到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报道。组织学生赴红色基地缅怀先烈,师生同唱共祝祖国、共咏“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实践教学视频新闻,受人民网、今日头条等媒体关注,每次点击率达数万人。全国高职院校师资培训中推广开发课程思政“指导罗盘”特色做法,得到了省内外受培训院校教师的赞赏。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学校学习借鉴做法。
(二)典型经验
1.教育理念有更新。一是以促进学生成长为根本,强化红色精神谱系教育,以“精神之钙”引领其勇敢前行;二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其主体性,引导其做学习的责任人、知识的探寻人、生命的主宰人;三是以“三贴近”为原则,与地方红色文化、专业实际、学生生活相结合,使价值引领更有针对性;四是以实效为评价标准,强化过程性评价,注重增值性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2.教学方法有突破。一是对话式教学,线上线下、课堂课后结合,重在平等互动,提高引领力;二是沉浸式教学,带领学生开展行走的“翔宇课堂”,重在身临其境,增强感染力;三是融合式教学,教育内容力求紧密融合专业、社会、热点、生活,重在接地气,强化渗透力;四是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立足当前、立足自身,服务社会,重在投身实践,提升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