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打造“江苏领先,全国一流”的师范院校
“省市共建”缘何选中了“她”?
发布日期:2020-01-10 09:32 来源:《新华日报》--南京晓庄学院 浏览次数: 字体:[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与师生座谈时强调了教师、教育的重要作用。如何呼应这一命题,振兴新时代教师教育,是摆在所有师范院校面前的迫切问题。2019116日,江苏省教育厅与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南京晓庄学院。根据共建协议,将南京晓庄学院作为教师教育重点高校建设。在南京晓庄学院重点建设“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示范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服务中心”“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中心”“江苏师德教育基地”和“江苏乡村幼儿教师培训基地”。在众多的师范院校中,江苏省和南京市缘何选中了这所学校? 

聚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

彰显特色

南京晓庄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由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3月创办并任校长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是我国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发源地和试验场,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即发轫于此。

创校之初,陶行知先生就立志要培养百万乡村教师。该校小学教育专业是全国绿牌、全省品牌、热门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项目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是教育部“十二五”综合改革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省重点建设学科。学校按照卓越教师培养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协同培养新机制,全面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作为本科院校,晓庄学院已经形成以教师教育为主干,以新工科和新文科为两翼的三大专业板块。学校推行“分类招生与分流培养”,依据分类培养原则,设置专业导学课程、专业类平台课程与专业课程,强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另外,通过以“慕课”“两课堂”为代表的学习平台创新、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师生沟通工具创新,建成了远程互动平台,能远程实时观摩和研究中小学课堂教学。学前教育专业以生为本,坚持教、学、做一体化,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先后荣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奖项若干。在史爱华、袁宗金教授的带领下,组建“弱势儿童”研究团队,实施“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行动”项目。《光明日报》盛赞该项目为“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范本’”。

近年来,学校与江苏省、南京市多个政府部门签订多项教育合作协议,参与地方教育改革,共建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支撑了地方基础教育职前职后的人才培养和培训。“顶岗实习·置换研修”是学校在全国较早提出并实施的一项创新之举,为农村小学教师难以脱岗培训和师范生缺少实践基地探索出了一条新路。90多年来,学校累计向社会培养输送了10多万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行业专门人才。

关注心理健康和法治教育,

育心育人

“喂,陶老师吗?请您帮帮我和我的孩子!”这是南京晓庄学院“96111”心理援助热线常能听到的一句话。“陶老师”是365天日夜义务值守的130名志愿者的代名词。电话咨询近15万例,当面咨询2.6万人……“陶老师”携手未成年人走过了27个春秋。2010年,中央文明办在晓庄学院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近年来,“陶老师”工作站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又拓展了家长讲堂、“陶老师”工作站开放日、暑期儿童心理夏令营等新型服务形式,同时开通了微信平台,切实促进广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成为更多孩子的心灵港湾。南京市重点新型智库“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专家团队完成了多项调研工作,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心理问题不容小觑,法治教育也必不可少。中小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是全民法治观念提升的重要途径,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促进中小学生真正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省市在晓庄共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中心”,以南京网格学院为平台,以法治教育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课堂为载体,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南京网格学院由南京市依托晓庄学院成立,是全国首个专门以网格员在职培训和网格化社会治理研究为职能的网格化社会治理培训和科研机构,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肯定。

晓庄学院是江苏省、南京市“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该校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十三五”规划,成立了“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校领导、院部负责人、辅导员、专业教师等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法治宣传教育队伍,依托法律专业教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社团“大学生法律服务中心”,组建普法志愿者大队。每学年法治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中都超过10%,法治宣传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多年来,该校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教授、专家送法进社区、进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开在广阔天地间的思政课,

入脑入心

高校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改革创新思政课的方式方法,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人生大课。

晓庄学院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打造了一批有特色、受欢迎的思政课。“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去年10月15日,南京晓庄学院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合唱比赛,该校2017级音乐师范班表演了歌曲合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参与演出的江瑛杰同学说:“以前背过诗,这次伴着恢弘的音乐把它唱出来,真切感受到诗中的革命豪情和必胜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思政课‘活起来’,我们一直在探索音乐、美育和思政教育的结合点。”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潘红介绍。

“只要你肯努力,勇于实践,必定会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闪耀光芒。”2018年,该校信息工程学院推出网络思政公众号——“皓哥工作站”,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一年来,公众号浏览量近10万人次,成为学院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有温度的网络思想教育阵地。“老师,谢谢您!我一定要考上大学,以后回来帮助更多的人!”去年暑假,该校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晓·麦”乡村支教团连续第四年前往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长陵村小学开展义务支教。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小园父母不愿意接送孩子,支教团指导老师杨雪和队员连续10多天爬越3个山头接送小园,并一次次和她的父母沟通,终于打动并说服了他们。“这件事让我明白扶贫先扶智的重要性,只有更多的孩子走出去,山村的未来才有希望!”支教团成员陆晔坚定地说。

去年暑假,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南京晓庄学院100支社会实践团队2100余人,奔赴江西、四川、浙江、上海、云南,以及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内外多地开展社会实践。学校为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六朝博物馆等23个场馆提供志愿讲解服务,成立“溧水大轰炸幸存者寻访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0户家庭受害研究调查团”等学生调查寻访团,让学生在走近历史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传承弘扬行知精神,

立德铸魂

陶行知当年的办学地——陶行知纪念馆与陶行知墓构成的行知园,已成为国内外许多学校教师和师范生入职、入学的第一课堂。根据省市共建协议,将在南京晓庄学院重点建设“一区两中心两基地”,其中,以行知纪念园、陶行知纪念馆为实践教育平台,建设江苏师德教育基地。南京晓庄学院将行知精神、红色文化等独有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行知先生的故事让我明白,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递明辨是非的思维和能力!”音乐学院2018级音乐师范班陈博洋观看了以该校创始人陶行知为原型的话剧《陶行知》后,对“老师”二字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规范、基本底线,我们必须要牵住这个牛鼻子,以高尚师德铸魂育人,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该校校长许承明说,“同时,还要以这个标准培养所有学生,做好教育这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南京晓庄学院每年组织新入学师范生开展“五个一”师德第一课系列教育活动,即拜一次陶墓、读一本陶著、看一部陶行知影剧、听一次关于陶行知的讲座、写一篇学陶心得。开设《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等师德必修课、成立大学生陶行知研究会,以“晓庄十英烈的姓名”冠名班级,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据介绍,该校每年有数千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送教支教、探索非遗等活动中,不断修炼德行信仰。

去年教师节,《行知路上陶花开——南京晓庄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风采录》正式出版,书中48名优秀毕业生以真实的育人实践提交了一份“何为人师”的答卷。为学生逐句逐段修改论文8个小时忘记吃饭的张春蕾老师,终止西藏骑行、立刻飞回南京为学生办理毕业入职手续的徐科技老师……老师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师德的内涵。

“省市共建”如何落地生根?“晓庄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省市共建将大大推动这一建设的步伐。”该校党委书记陈华表示,“学校将抓住发展机遇,坚持发展定位,发挥特色优势,建设一流师范院校,成为江苏省和南京市基础教育的主力军。”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也表示:“要通过共建,让晓庄学院进一步增强和发挥带动示范作用,更有力支撑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日报》  2020年1月8日  第10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