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溧阳市教育局
办好学前教育,努力实现学有优育既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关键领域,也是关系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以下简称《学前教育法》)的过程中,溧阳市将进一步以法明义、以法促行,在创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基础上,带领溧阳学前教育继续紧盯优质普惠目标,持续奏响惠民强音。
以法筑基,紧扣体系建构精准蓄力
各级党委政府依法履职、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健全协同共治的保障体系是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首要前提。依法健全党政领导体系。市级层面出台并落实《溧阳市推进学前教育更好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完善“市级统筹、部门联动、镇街共建”的责任链条。严格落实党对学前教育的全面领导,公办园党建品牌建设有声有色,民办园实现党建指导员全覆盖。依法健全投入保障体系。严格落实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提高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公用经费。针对普惠性民办园,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确保“政府兜底、公益普惠”的办学方向。依法健全资源统筹体系。针对人口变化趋势,建立“学位资源预警机制”,一方面规划实施学前教育提升工程,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6所,有效解决部分片区资源供给不足的“老大难”问题;另一方面积极通过小微园转设办学点、开设托班、教师调配等方式,稳步推进资源统筹,实现效益最大化。
以法定向,紧抓内涵品质持续用力
始终将幼儿园作为孩子依恋的家园、成长的乐园,以《学前教育法》为纲,推动学前教育从“量”的普及迈向“质”的优育。坚持保教并重提质量。深入推进课程游戏化改革,以“双优”成绩顺利通过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区域项目评估。扎实做好幼小衔接、普特融合,成功获评常州市科学幼小衔接实验区,满足各类家庭对“幼有优育”的现实期盼。坚持集团推进促发展。坚持“公民协同、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原则,将全市76所幼儿园划分为13个幼教集团,深入推进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开展片区联动阶段性成果展示,近三年新增省市优质园10所,省市优质园覆盖率达90%以上。坚持项目推动创品牌。与省幼特教所合作“提升课程质量”项目,形成12个实施辐射区,邀请专家走进30余所校园,开设教研活动近百场,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法护航,紧盯关键环节靶向发力
《学前教育法》不仅标志着学前教育发展进入了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更为基层理清了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多措并举,建强教师主力军。推进员额制教师管理改革。同时,高度重视教师职后发展,全面启动“双名领航”学前教育培育项目,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精良教师队伍。多元协同,建构育人新样态。深化园家社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室、开展科学幼小衔接研究、组建托幼一体服务课题组等形式,全面启动“全科型幼儿教师提档升级行动”,积极探索“友好娃娃家”项目,深度融入市民“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方位营造健康、和谐、科学的育人生态。多方联动,强化安全硬支撑。依法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联合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加强对幼儿园安全保卫的监督指导,实现“一园一警”全覆盖。积极通过幼儿园年检、综合督导等方式,压紧压实幼儿园主体责任,持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筑牢校园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