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教育简报
索 引 号: 014000773/2025-00592 文   号:
发布机构: 江苏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5-03-06
信息标题: 江苏教育工作简报2025年第1期
主题分类: 教育简报
内容概述:
江苏教育工作简报2025年第1期
发布日期:2025-03-06 09:52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第1期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5年3月4日

南京市积极打造“三育”品牌

着力推动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京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打造“宁育德”“宁育心”“宁育家”的“三育”工作品牌,全力推动全市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育德为本,全力提升教育思政引领力

一方面,多措并举锻造思政教育关键力量。成立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组建15个一体化建设联盟,邀请16名在宁高校教授组成专家指导团,持续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效途径。成立市青少年思政研习社,与在宁高校联合开展“南京大学生宁听青春说”活动,持续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宣讲队伍。坚持以评提优、以培促建,评选市级思政育人特色学校110所、“市优秀班主任”近900名。实施中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全员培训,聘请行业先进模范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举办班主任研修班和基本功竞赛,省赛综合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创设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认定50个“四史”学习教育研学实践基地,精心设计“重温红色记忆”等五大主题十条思政育人线路。2024年,市教育局和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联合开展“我是信仰传承人”校园行特色活动,覆盖全市12个区、20余所中小学校,近万名学生参与活动。2025年初,举办“南京思政好声音:博物馆里的中国——南京市大中小一体化馆校合作推进会暨南京博物馆学校”项目启动仪式,公布“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总课表共100节课,启动“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精品课程征集活动。

二、坚持育心为要,织密织牢心理健康关爱网

一是完善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关工作的意见》,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八项重点行动”,推进建立“医教协同”“吹哨报到”等协同机制。市、区、校三级成立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润心行动”专班,推动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专人常态化推进的工作格局。其中:南京市浦口区成立“家校医社”心理健康服务团队,整合教育、卫生健康、公安及各街道社区资源,共同构建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二是夯实心理健康工作阵地。坚持课堂预防为先,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研发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综合普测系统,为全市88万名在校中小学生全部建立心理档案,指导学校定期普查、特殊时期重点排查、教师日常观察,对重点学生实施“一生一策”跟踪辅导。实施学校心育馆提升工程,完善市级陶老师工作站—区分站—校心理辅导室三级学生心理辅导体系,建强市—区两级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团队,规范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处置流程。陶老师工作站年均接待面询2500人次、接听电话1.2万次,与市公安110接警中心联合开展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行动,取得良好成效。其中:南京市雨花台区引进南京脑科医院和南京小行医院心理健康中心资源,积极构建“学校—家庭—医院”三方协同的心理服务机制。三是建强心理健康工作队伍。推行全员关爱导师制,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做导师”的学生心理关爱机制,形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亲子关系”四维关爱体系。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培训。办好陶老师工作站及各区分站、宁教授工作室等公益心理服务机构,积极吸纳来自高校、医疗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的心理服务专业人士。

三、坚持育家为基,全力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

一是强化政府统筹协调。南京市教育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委网信办等23个部门共同成立“南京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重点推进增强育人合力、推进资源共享等六项重点任务。强化科学指导,成立由30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大中小学家庭教育专业指导力度。二是坚持学校积极主导。建立健全家访制度,持续开展“万师访百万户”全员家访工作,常态化开展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实现家校联系常态化、制度化。成立“南京家长成长学院”,推进各区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和各中小学家长学校标准化建设,组建各级家庭教育指导讲师团队。推出“宁育家”APP,上线各类视频课800余节,实现家庭教育指导系统化、网格化。成立“家长服务中心”和“特需家长服务中心”,开通家庭教育指导专线和“融老师”热线,指导德育名师工作室开展家庭教育“义诊”活动,推动家庭教育服务个性化、实效化。三是引导家庭主动尽责。设立家长委员会,鼓励家长参与“护学岗”“明厨亮灶”食堂安全监督等校务工作,建立前置审议机制和监督机制,主动听取家长意见,接受家长监督。通过组建“家长讲师团”、开设“家长课堂”、举办“家长沙龙”等形式,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家长的示范带动作用。其中:南京市银城小学采用虚拟情景体验、实景沉浸共享、实践探究分享等形式,邀请家长沉浸式参与校园儿童剧、主题生活日、家长文化节等活动,取得积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