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000773/2024-00002 | 文 号: | |
发布机构: | 江苏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 2024-03-19 |
信息标题: | 江苏教育工作简报2023年第25期 | ||
主题分类: | 教育简报 | ||
内容概述: |
第25期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3年12月8日
宿迁学院聚焦“三个深化”
积极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机制
宿迁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产教对接融合、培养体系改革等工作,全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着力培养高成长型、高竞争力、高适应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荣获2022年度江苏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争先进位奖”。
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把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盘”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纳入学校党政“一把手”工程,统筹抓好深化理论武装、强化价值引领、壮大主流舆论、加强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推动形成“全员抓思政,思政全员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系统设计。协同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发起成立宿迁市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联盟,统筹推进宿迁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索实施不同学科专业的“定制思政课”,获批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示范项目。三是传承红色基因。依托宿北大战纪念馆、大王庄党性教育基地等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实施“红色文化润心田”十大工程,创新开展红色升旗话心语、红色宣讲铸魂魄、红色经典赋能量、红色英模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
二、深化产教对接融合,开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赛道”
一是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全面融入区域产业发展,结合学校办学特色,遵循“重点专业对接主导产业、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专业群支撑优势学科”的原则,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培育一批重点学科,新设一批紧缺专业,发展一批新兴专业,做强一批特色专业,转型一批传统专业,压减一批过剩专业,逐步形成以工科和工程应用类专业群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两个专业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管理两个专业获批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二是全面深化校企合作。联合行业企业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全面推行“一院一品”计划,在每个学院成立现代产业学院,实施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计划,推动45个专业与相关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对接合作,与520多家企事业单位深化产学研合作,签订740余项横向项目,合同金额超亿元。联合行业企业共建14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扎实推进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产教融合课程共建、产教融合教材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共建“七个共建”,校企合作孵化7家大学生创业公司,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10项、省级奖381项。三是建强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推进“智慧+电商物流”产教融合创新共同体建设,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京东智慧电商产教融合基地获批省产教融合重点基地。牵头联合100余所高校组建全国京东产业学院联盟,编制京东产业学院建设标准,扎实推进产教融合专业、课程、基地建设,实现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贯通。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国际化路径,依托“一带一路”平台在柬埔寨和老挝等国家设立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在沿线国家招收电子商务专业留学生33人,并将本校优秀学生推荐到国外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在引进来、走出去中不断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三、深化培养体系改革,跑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加速度”
一是在校企合作育人上重实效。积极推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跨学科、跨学院组建学科竞赛实验班、企业冠名实验班,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延伸到教师科研平台、企业实验室及生产车间,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实践化学习需求,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与岗位胜任能力。二是在精品课程打造上创特色。按照“对接产业、三融贯通、能力提升”的工作思路,完善构建产教融合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知识结构。推进师资双聘双挂、双向奔赴,邀请60余位名企名校的名家名师与校内教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核心课程、共编精品教材、共撰实践案例,不断做特通识教育课程、做强专业核心课程、做优产教融合课程,持续打造“宿院优课”品牌,3门课程入选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三是在数字赋能教学上求突破。充分借助学校智慧教育平台,扎实推进教育数字助学、助教、助管、助评,持续推动优质课程、教学基地等资源共建共用共享,不断提升数字化教育教学效能。校企共建虚拟教研室,有力推动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土木工程测量》课程获2023年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