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全国资讯
8月26日至31日,2024年秋季学期全国学生资助数字化平台应用培训在兰州市举办,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涂义才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体部署了2024年秋季学期全国学生资助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2023—2024学年本专科和中职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通报了2024年春季学期资助系统应用情况,解读了2023年中国学生资助数据分析报告;培训了全国学生资助数字化平台的功能操作并讲解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就学生资助数字化应用作经验分享。
★省内资讯
△8月25日,江苏省2024年“圆梦助学”项目助学金发放仪式在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昊,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兰翔,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步锦昆等出席仪式。“圆梦助学”项目是省教育基金会根据扶困助学的宗旨,每年筹集专项基金,会同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该项目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开展12年,累计资助近5000名学生,重点帮助苏北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高考录取新生顺利入学。
△8月22至23日,江苏省2024年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业务培训会在苏州召开。本次会议由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办,苏州大学承办,全省各高校190余名资助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成效,分析了学生资助工作当前形势任务,部署今后一个阶段全省发展型资助的重点工作。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宣教处处长谈蔚作题为“紧扣‘资助育人’主线,做深做广做细学生资助宣传工作”的辅导报告;苏州大学作了题为“增强纪律意识,严明纪律规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的党纪教育专题报告;浙江金融学院分享了高校发展型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与实践做法;苏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中国矿业大学5家单位在会上依次交流了发展型资助工作经验。
△暑假期间,团省委、省教育厅在全省95个县(市、区)开设2169个“爱心暑托班”班点,覆盖全省90%以上的乡镇街道。暑托班按师生比1∶5配备跟班工作人员,通过精心策划和资源整合,为社区务工人员子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家庭困难群体子女等青少年提供思想引导、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服务活动,广受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8月15日起,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赴南京溧水、镇江丹阳、常州金坛、无锡宜兴等地开展2024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现场调研。调研发现,宜兴等地规范管理助学贷款受理,创新实施外地户籍学生贷款办理,暖心捐赠还款救助等工作经验。在与基层商讨改进助学贷款工作模式、提升各地助学贷款工作水平的同时,省资助中心推动全省发展型资助现场推进会精神再传达、再理解、再落实。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市县资讯
△自2018年起,无锡宜兴市针对外地户籍学生不断增加的现实情况,将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条件由“本地户籍”拓展为“本地户籍和有宜兴居住证或在宜兴有房产证的外地户籍学生”,从而实现了外地在宜兴求学的学生和家长“少跑路、零排队”。近年来,宜兴市逐步优化贷款政策宣传、动态跟进服务、暖心提示反馈, 2021年—2023年累计发放贷款金额332.76万元,其中非本地户籍学生占比28.4%。
△宿迁市泗洪县下沉助学贷款受理点,实施“送贷到校”。县资助中心采取“1+8”的办理模式,即设立一个泗洪县助学贷款办理中心,同步在8所高中学校分别设立助学贷款受理点,全县共设立24个服务窗口,实现“中心办、就近办、网上办”三线并举。通过“一站式办理”,泗洪县打通助学贷款最后一公里,切实保障2024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享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目前已办理助学贷款人数约7600人。
△常州市教育局联合市卫健委、市慈善总会开展的首轮“医教同行 常爱童心”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和救治公益项目进入收官阶段。本轮项目中,常州市儿童医院为全市533所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共计7000余名自主申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先心病筛查,截至8月上旬,已免费手术救治并康复16人。
△8月24日,常州市2024年阳光助学大学生励志现场活动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举行。共有41家爱心单位或团体、87个爱心家庭或个人结对参助了本期项目,为345名家庭经济困难的申助大学生筹得并全额发放103.5万元阳光助学金。此外,市教育局还推荐另外31名申助大学生,获市委统战部“沈有国爱心基金”2024年暑期助学款13.3万元。“阳光助学爱心行动”开展16年来,已累计帮扶常州市高中毕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3197人次,共计募集并全额传递社会捐赠阳光助学金996.5万元,该项目因其主题鲜明的资助育人目标和持续深入的育人成效,已成长为本地颇具影响力的社会公益活动品牌。
△8月8日,江苏海安“苏宁爱心之家”爱心助学团远赴宁夏彭阳开展为期一周的助学助教活动。海安市墩头镇小学教育集团与彭阳县城阳乡中心学校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书,新结对了12名学生,继续为山区的孩子们传递跨越千里的关心关爱。“苏宁爱心之家”团队现有成员298人,15年来,先后结对帮扶305名宁夏彭阳山区学生,目前已有35名受助学生考上大学。资助、送教、家访累计费用500多万元,在相距1700多公里的江苏海安与宁夏彭阳之间搭建了一座“助学桥”。
△8月27日,南京市栖霞区教育局联合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到区内龙潭街道大鹏村和长江村的低收入农户家中,近距离开展了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工作人员详细解读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教育资助政策,包括学费减免、生活补助、助学金等,手把手地指导农户申请资助项目,确保每一份资助都能精准地送达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
★高校资讯
△8月14日,河海大学携手13所省际校地联合家访试点高校,与重庆市万州区等6个区,线上线下同步签署了省际校地资助育人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双方将在重庆市和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共同指导下,通过健全机制、搭建平台、撬动资源、共享信息、合作研讨等措施,将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拓展延伸。
△东南大学深入家访443户新生家庭,覆盖全国31个省份,其中通过腾讯会议、视频电话等线上家访120户,线下实地走访323户。迎新日现场为345位学生成功办理绿色通道,共计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发放359份生活物资和358份学习物资,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此外,举办24场资助政策宣讲活动,全面解读资助政策,为精准资助奠定基础。
△2023年度,昆山杜克大学共录取303名中国本科新生,其中88人获得新生奖助学金,占新生总人数的29%。昆山杜克大学每年足额提取校内资助经费,四年来共发放奖助学金总额2482万元,新生奖助学金每个学期自动发放至学生账户,用于抵扣学费。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印发《关于开展2024暑期“三访三送”暨“爱在路上”联合家访活动的通知》,开展从“家门到厂门,厂门到心门”暑期“爱在路上”深度家访活动。全校共设计8条联合家访线路,组建30多个家访团队,做到校领导、一线辅导员、专任教师、管理人员全员参与。通过家访将资助育人、访企拓岗、专业认知、企业实践等方面工作充分融合,加强了与家庭、企业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困难学子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