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全体教职员工把工作重点和目标落在育人成效上,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逐步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统筹联动、全程贯通、全域拓展”的“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构建起“谋、建、督”为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闭环体系。
形成“大布局”。学校定期研究部署思政工作,陆续出台系列文件,充分做好思政工作的顶层设计、把向定航、整体推进。学校因事、因时、因势调整工作重点及具体方法,2023年根据教育部最新文件精神,发布推进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施方案,以此作为全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纲领性文件。
汇聚“强合力”。建好“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校外教师+辅导员+各级党政管理人员+优秀朋辈”的复合型、多来源思政工作队伍,凝聚育人合力。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思政导师,开展文化名家进校园等活动。建立校内思政课专职教师、学工干部、党政管理干部、专业课教师、本科生导师等全员参与的校内名师库,遴选10名思政教学名师,向师生讲授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遴选朋辈榜样组建雨花英烈精神宣讲团、退役大学生军训思政宣讲团等,开展学生身边的思政教育。
筑牢“主阵地”。立足课堂教育主阵地,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实施“一体两翼三支撑”思政课教学模式,出台相关文件,强化思政课建设顶层设计和主体责任。开展“实验室”里的思政课、“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形成“体验式实践教学”并推广。围绕“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三位一体课程建设目标,强化“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建设,逐步构建起同向同行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融合“新资源”。实施“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融合信息技术,拓展思政工作新空间、新渠道、新素材。深挖“雨花英烈精神”等南京红色文化,师生共创系列红色话剧,激励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依托智库平台,将南京城墙砖清理、古籍数字化采集等内容纳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并推动古籍修复、非遗展示等志愿活动延伸到社区、中小学校等,强化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服务社会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