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为中医药科普打造立体“教科书”
发布日期:2023-06-27 18:1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扬州市职业大学 浏览次数: 578 字体:[ ]

“苍术、白芷、艾叶、藿香、石菖蒲,这是芳香中药,有辟除秽浊毒气、防疫侵袭的功效,可以用于制作防疫避瘟香囊。”日前,在扬州市职业大学医药健康科普教育基地,该校医学院药学系教师吴敏正向学生介绍各种药物名称和功效。师生们围坐学校中药房一隅,按照制作步骤,一针一线精心缝制香囊袋,药香悠悠。

这样的场景在扬州市职业大学经常可见。近年来,该校医药健康科普教育基地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展览、科普教育活动,传承中医药文化,讲好中医药故事,成为深受师生和周边群众欢迎的中医药文化窗口。

中医药文化浸润学生精神世界

“快端午节了,这是我自己制作的中药香囊,可以芳香辟秽、驱避蚊虫。”端午前夕,在每月一期的中医药讲座结束后,该校医学院医检2104班常洪颖和同学们来到模拟中药房,动手制作中药香囊。“我们要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能以这种方式回馈老师,我们特别开心。”常洪颖说。

中医药讲座和香囊制作活动是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开展的诸多中医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医药健康科普教育基地是立体直观的教科书,是形象生动的大课堂,也是学生学习实践的工作室。”该校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罗惠媛介绍,校医药健康科普教育基地是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包括中医药文化展区和康复护理文化展区。基地内建有馆藏丰富的中药标本馆,目前陈列的中药饮片约1000种、腊叶标本约180幅、浸制标本约150瓶、经方验方26组,馆中还配备了全国中药资源查询系统,能详细地查询到全国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种类约3500种。

“我们把中医药科普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华国粹,让中医药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浸润学生精神世界。”罗惠媛说,基地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既能有效引导在校学生更好了解中医药文化,也能培养和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医药健康融入大众生活

“健康教育基地的作用之一就是为大众科普中医药知识。”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党总支书记卢子华说。如何让中医药文化更好融入社会大众生活?不仅需要人们走进中医药科普馆,更需要健康教育基地“活起来”。卢子华介绍,从2014年开始,该校医药健康教育基地每年推出一个中医药主题,服务周边大众及中小学学生。

从“糖尿病饮食管理”到“噎食急救技能指导”,再到“中医穴位保健”,基地选择贴近大众生活的主题,为周边居民开展中医药健康讲座、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科普中医药健康常识;还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中医药亲子活动,通过“情景模拟—体验探究—实践感悟”等环节,提升青少年儿童中医药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每逢爱耳日、爱眼日等节日,该校基地便会组织人员到当地中小学开展科普活动。今年爱耳日期间,该校红医先锋队的志愿者便前往仪征市陈集中心小学,指导并带领小学生们做护耳操,并将亲手制作的预防感冒中药香包赠送给小学生。

为提高学生及大众中医药健康素养和科学素养,该校还累计推出50期“云上科普”大讲堂,内容涵盖中医养生、中医健康与生活等,让中医药为大众健康护航。

扬州市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刚表示,医药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将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育人功能和独特优势,进一步立足大众健康需求,打造健康教育主阵地,培养健康宣教主力军。

(通讯员:梁孝梅 彭建明 沈大雷)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3年6月21日 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