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22年专题 > 教育强省建设百校行 > 江苏教育现代化30周年融媒体宣传活动(镇江专场) > 媒体报道
【新华网】江苏教育现代化30周年,镇江交出一份可喜答卷
发布日期:2023-11-16 09:55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1114日,“江苏教育现代化30周年”融媒体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镇江专场召开,聚焦镇江在建设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突出成效及思考展望。

镇江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崇文重教、人才辈出的教育之乡,尊师重道代代相传,兴学育人生生不息。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4所,在校生54.93万人,教职工4.63万人。其中,在镇高校9所,中职学校9所,普通中学110所,普通小学115所,幼儿园286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镇江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黄科文表示,在江苏省教育厅和镇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江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早在1995年,镇江就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双基”历史性任务,按照“对标苏南、总体领先”的思路,向教育现代化迈出了“三大步”。

第一步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镇江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要任务,大力推进乡镇教育现代化;

第二步是从本世纪初到“十三五”期间,与“苏锡常宁”同步开启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重点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推进教育改革为主要任务,实现了县域和省域教育的现代化;

第三步是进入“十四五”以来,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等的改革和建设,跨入了全方位教育现代化。

30年砥砺奋进,镇江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入到一个发展环境最好、质量提升最快、百姓受益最多的最佳历史机遇期,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水平也从“十二五”时期的全省第六,上升到“十三五”期间的全省第二,结出了累累硕果,交出了一份可喜的答卷。

对于镇江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江苏省教育厅曾用“3个前所未有”加以评价,即,资源建设力度前所未有、教育改革深度前所未有、质量提升幅度前所未有。当前,镇江教育进入到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呈现出以全方位教育现代化为主要目标的新常态,宏观上要实现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效益的更协调发展,微观上要追求教育水平、教育效果、教育内涵的更优质发展。

黄科文表示,对照全省“公平共享、全面多样、适合契合、卓越创新”教育先行示范高地建设目标,镇江教育现代化还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必须始终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民生上抓教育、规律上办教育,全面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教育强国建设江苏新实践贡献更大“镇江力量”。

发布会后,融媒体宣传活动走进镇江市多所学校,实地感受镇江教育现代化发展成果。

基于双减背景下学校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审视,镇江市中山路小学探索搭建课后延时服务课程,实现了“双减”时代校园可持续发展生态的新构建。“我们努力拓展学习边界,让学习场景不止于教室,教育资源不止于书本。”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陶静介绍,学校整合学校周边场馆资源,打开校内学习与校外场馆学习的衔接通道。“把学校打开,校园、家园、社区都是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课堂与场域按需延展,在大时空内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此外,学校还按照学生需求对课后服务课程进行全面升级,以激励的方式描摹儿童成长。(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