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走进江苏高校实验室,看科技创新亮眼成效
发布日期:2022-07-22 14:5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浏览次数: 200 字体:[ ]

7月19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八场新闻发布会,分会场设在江苏。近日,新江苏走进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了解江苏高校科技创新十年来的发展成效。

炙热的太阳藏着什么奥秘?人们对这颗带给地球生命可能的恒星充满了好奇。在南京大学,一群高校科技工作者埋头于实验室,以热忱与严谨守护着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

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羲和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空间探日时代。据悉,“羲和号”卫星是由国家航天局批复立项,由南京大学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研发,其中科学与应用系统为南京大学负责建设。

“从卫星项目提出到最后的成功发射,一共花了六年时间。我们团队和各系统单位共同合作,才确保了卫星工程的研制成功。”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方成介绍,“羲和号”卫星实现了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观测,对研究太阳低层大气动力学和太阳爆发物理机制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国际首次全日面Hα光谱成像

此前,从地面进行太阳Hα光谱探测时易受到大气和云层的干扰,影响成像质量。而“羲和号”卫星在太阳同步轨道上的观测,不仅没有上述干扰,还不受地球上日夜交替的影响,成像质量大幅提高。“通过‘羲和号’卫星,我们能更了解太阳大气层和太阳活动,为我国其它科学探测卫星的发射探路,也为整个航空事业提供数据支持。”

从事天文工作超60年,方成主持研制成我国第一座塔式太阳望远镜,也亲眼见证了我国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文领域的飞速发展。“国家对科技事业提供了很大支持,我们搞科学研究的更应该精益求精,研究世界前沿科技领域,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方成表示,“羲和号”卫星的发射只是我国太阳探测新阶段的第一步,“未来我们还将发射更多卫星,对太阳进行全方位、立体性观测。”

正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让人们乐于畅想未来的种种可能。当6G成为寻常,未来网络将会有什么变化?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东南大学教授、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科研团队,首创了光子太赫兹光纤一体融合的实时传输架构,完成光子太赫兹实时无线通信实验系统的研制,也打破此前全球公开报道的太赫兹实时无线通信的最高实时传输纪录。

“太赫兹频段是无线通讯里面的高频段,它比现有的5G无线通讯的频段高出两个量级,大约100倍。”尤肖虎介绍,太赫兹无线通信被普遍认为是未来6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能满足未来6G全息通信、元宇宙等新型应用需求。

科研创新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悉心培养。“依托紫金山实验室平台,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从学生进入大二开始,实验室就提供加入课题组的机会,可以开拓自己的世业,也可以根据科研兴趣选择相应的科研方向。”尤肖虎说,“贯通式、长周期的培养模式,让实验室有能力去进行高峰技术的研究,可以说这让人才培养的水平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现在,我们一方面追求从源头创新,另一方面,尝试在核心、关键环节下功夫,拿出看家本领,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十九大以来,江苏高校专利转让数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走进南京工业大学的某间实验室,两台金属圆筒被不同装备连接,圆筒之下,酱油色的污水样本和处理后的透明液体,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就是我们研发出的‘三废’临氧裂解一体化净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三废’治理能耗高、效率低的难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解释,“三废”临氧裂解一体化净化技术就是通过系列化学反应,让污染物大分子变为小分子,再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最终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的近零排放。据悉,该技术获得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也成功应用于环保与相关产品生产一体化融合。

化工是江苏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构建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绿色安全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势在必行。“我们团队攻关的目标就是提高原料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精细化学品生产源头绿色。”乔旭认为,当前全省的化工行业要用绿色发展思维进行科技创新,革新化工设备,淘汰落后产业;要以科技赋能化工企业的转型升级,焕发化工行业崭新风采。

“作为化工学科领域的省属高校,南京工业大学责无旁贷,要把课程从教室延伸到工厂、车间,解决实际问题,打破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乔旭介绍,未来南京工业大学还将持续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推动全省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江苏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导向,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大限度地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面向未来,江苏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创新型国家、省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童棹凡 喻婷

编辑: 童棹凡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