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22年专题 > 全省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改革成就
“双减”一年多来,南通市落实课堂改革,升级课后服务,凝聚育人合力——
“双减”助力学生出彩成长
发布日期:2022-12-30 18:07 来源:江苏教育报 浏览次数: 768 字体:[ ]

将和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均匀分段后置于掌心搓圆,烧水、下锅,待晶莹剔透的圆子在锅中翻滚,捞出、加料,一碗冒着热气的汤圆就做好了。南通市五山小学依托“紫琅小镇”打造的课后服务特色课程,给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自己动手做的汤圆吃起来香甜,回家我也要露一手,让妈妈尝一尝。”该校四(3)班学生陶佳萱说。

南通市是省内唯一、全国首批9个“双减”工作试点城市之一。一年多来,该市深入推进各项试点工作,重点落实教学提质、服务升级、合力育人等工作,确保减轻学生作业及校外培训负担,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助力学生出彩成长。

重课堂,

以教学提质促进课业减负

在南通市文亮小学,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预学单、导学单和延学单“三单”模式全面贯穿语数外课堂,课堂教学高效紧凑,效果“事半功倍”。

2021年8月,南通市就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对“双减”工作作出全面系统部署,重点凸显学校主阵地作用。此后,全市各校以“立学课堂”为抓手,将“双减”下的减负提质与“立德树人”相融合,深入推进课堂改革,课堂教学“别开生面”。

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创新“我”课堂,实施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场景的“板块式推进”。课堂构建以“我准备—我探究—我展示—我检测”展开,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变为自主合作探究,重塑了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的“三边关系”。“从害怕举手发言,到主动上讲台展示思路,在和同学们的相互‘交锋’中,我真正成了学习的小主人。”该校六(2)班学生姜安澜说。

“开展‘立学课堂’建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更是‘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从‘学科知识传授’向‘利用学科知识传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全面转型。”南通市教育局局长成宾介绍说,为进一步抓好课堂教学,南通市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课改现场会,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确保教师在校内“教足教好”、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为落实课业减负,南通市还出台作业管理指导意见,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建立作业公示制度,提出以备课组为单位统一布置作业,并将作业管理纳入教师职称评审内容。该市各校不断尝试,“作业瘦身”成效显著。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精研“绿色”作业,语文、数学形成了每周2小练、1回练的模式,英语以“Mini”练为突破,做到易错、易混问题天天练。“作业内容精、量少、反馈及时,有效提升了学习效果。”该校校长郭剑波说。南通市苏锡通园区实验小学创新打造跨学科作业,学校教研组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学科的整合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素养,

以课程开发升级服务品质

从2021年9月1日起,南通市在所有小学开展“5+2”课后服务,“孩子们在校就能将每天的课业任务全面‘解决’。课后服务时间,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检查与辅导,学生可以尽情参加感兴趣的课程活动。”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全中介绍说,为打通课堂内外,全市各校积极探索课程育人的校本模式,将育人目标融入课后服务,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双减’一年下来,全市各校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都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课后服务内涵进一步拓展。”

日前,南通市城中小学一年一度的“篮球争霸赛”火热进行。变向、挡拆、跳球……操场上,六年级的孩子们肆意挥洒着汗水,动作专业、神情专注。为让学生深度体验篮球魅力,该校开发了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延伸”课程——篮球专业课程,让每个孩子都变身小小“专业篮球手”。

“双减”政策落地后,南通市全面实施“一生一运动项目”和“一生一艺术特长”体育艺术素养提升工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以城中小学为例,该校通过前期问卷调查、访谈等,了解儿童期待和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一系列的校本课程开发。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征,全校共开设了3个层面、6大类、24门课程,保证低年级“天天有活动”,中高年级“周周有拓展”,每周参与学生近8000人次。

除了系列校本课程的打造,特色化、精品化的项目课程开发也为该市的课后服务品质提升进一步助力。立足“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南通市崇川区以学校内涵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丰富“双减”下的校园生活。南通市城西小学开展“‘金手指’创意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孩子们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学习园艺、学做面人、制作竹节人并设计剧本等;南通市张謇一小深耕“五子棋文化课程建设”,构建了“3+3”五子棋课程体系,引导孩子们从入门到精进,纵横黑白之间、修养德行……截至目前,崇川区首批通过评审立项项目10个,为课后服务提供了高品质课程资源支撑。

与课程开发同步推进的,是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共建。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长江路校区盘活校内外教育资源,全力建设“五育共美”学习中心,构建了“蒲公英”母语学习中心、“月亮河”生活学习中心、“小天鹅”艺术学习中心等70多个特色课程空间,有效满足了孩子们不同的课程需求。

汇资源,

以多方力量凝聚育人合力

2022年暑假,如东县马塘镇的孩子们多了一个新去处。在当地的复兴少年宫,孩子们弹奏古筝,拼装神舟飞船模型,练习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挥拍技巧……假期生活格外充实。近年来,该县依托县青少年宫,积极打造托管服务延伸版,实施“乡村托管服务135工程”,将服务覆盖到全县每一个乡镇,解决家长“看护难、管理难、培养难”的问题,满足农村孩子兴趣培养的需求。

“双减”政策出台后,南通市着力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全市765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完成注销或转型,压减率达100%。该市还同步上线“双减”监管与服务平台,实现对机构的24小时全覆盖监管。为用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资源,南通出台公开招募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校园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实施办法,首批遴选出60家优质机构,列入准入校园“白名单”,供学校按需选用。同时,该市建立公益性课后服务联合供给机制,充分利用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等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服务。

“落实‘双减’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成宾介绍说,为助力家校合力育人,该市倡导教学名师全员参与“慧学南通”名师线上工程,以周为单位,推送序时学习资源,供学生线上学习。同时,全市设立7家县域家长学校总校,558所中小学全部建立校级家长学校。教育部门还与妇联深入开展“联合家访”、家庭教育促进月、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优秀学校认定等活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双减’实施一年多来,孩子的学习态度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亲子关系和谐多了。”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初中学生家长董女士表示,随着“双减”的深入推进,期待孩子们在校能够学得更轻松、成长更出彩。

■本报见习记者 杨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