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乡村教师教育的“晓庄模式”
发布日期:2021-10-25 17:29 来源:《中国教育报》-南京晓庄学院 浏览次数: 620 字体:[ ]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乡村教师教育处于崭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新旧问题交织出现,如乡村教师“离农”倾向比较突出,乡村教师教育信念、乡土情怀以及执教能力亟须提升,乡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过于陈旧等,导致我国乡村教师教育实效与需求差异较大。

乡村教师奉献乡村教育内生动力不足,呼唤中国乡村教师教育模式创新。10月18日,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我们在这个时机来反思乡村教师的问题,以“学陶师陶研陶”,致敬先贤。南京晓庄学院发轫于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是近代乡村师范教育发源地,具有94年“师范办学史”和23年“本科教育史”,1985年在全国首办“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1998年在全国首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2019年南京市人民政府与江苏省教育厅共建南京晓庄学院,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教育项目和教育品牌,共建“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

晓庄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品牌,始终坚持以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传承陶行知先生培养百万乡村教师宏愿为己任,以大爱精神铸师魂为引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互动为两翼,校地协同为保障,推动职前、入职、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

育师德铭师德铸师魂,建构乡土教育情怀的师德养成体系

在强调高质量教育体系背景下,社会对乡村教师的定位从“合格”走向“卓越”。“晓庄模式”以行知精神培育学生大爱精神,致力于卓越师资队伍建设、卓越课程体系设计、卓越实践体系建立,打造品牌教师教育团队,造就大国乡村良师。

为彰显晓庄教师教育特色,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晓庄学院始终坚持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精神铸师魂,将“学陶师陶研陶”融入乡村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全过程,在实践中形成和凝练乡村教师教育“晓庄模式”的关键要素,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激发师范生从教为农的教育情怀和实践智慧,彰显晓庄独特的育人模式。

“晓庄模式”以行知园和师德馆为育师德的载体平台,以行知大爱精神铭师德铸师魂,厚植乡土教育情怀,培育乡村教师爱乡村,爱乡村少年儿童,发挥乡村教师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晓庄”,爱是晓庄的灵魂,亦是师魂之根基。行知园、师德馆、犁宫旧址、五柳村故居、八卦洲乡村教育实践基地等是晓庄教师教育重要阵地,是晓庄教师教育模式独特之处,以此为依托,将具有乡土教育情怀的师德养成贯穿乡村教师教育全过程。

以陶文化濡养为核心,建构乡村教师教育浸润式课程体系

陶行知先生认为,乡村振兴呼唤活的乡村教育,而活的乡村教育需要乡村教师具备多方面素质,凭着一专多能,扎根服务乡村。晓庄以陶文化濡养乡土情怀为核心,回归乡土、坚守乡土,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实践课程、拓展课程、校本课程入手,构建了显性与隐性相融合的“六位一体”富有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架构。设计了“陶文化融入通识课程,乡村文化融入校本课程”的双融入教育模式,创建了陶文化体悟、教育课程领悟、见习实习感悟三大浸润式涵养教育模式,大胆创新乡村教师教育理念。晓庄不断拓展乡土知识课程、乡土文化课程、乡土环境课程、留守儿童教育课程等,旨在培养乡村教师适应乡村教育实际,遵循乡村学生尤其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成长规律。

以“教学做合一”为核心,实施晓庄乡村师范生能力提升行动。晓庄加强教育理论鲜活性和教学实践创造性,将乡村教师教育课程全程嵌入教育实习,系统训练教学技能,深刻领悟教育价值,涵养教育理想和信念,坚定终身从教的意志。

晓庄文化是一种隐性教育资源,是师范生学会教书育人的一本活教材,是导引、习染、催化、感召师范生追求卓越的独特渠道。多年来,晓庄通过组建行知实验班、“小先生”技能训练营、陶子艺术团、陶子大讲堂,将行知精神和行知文化落到实处。精心设计教师教育课程,组成“行知名师工作室”,以人民教育家、优秀教师、杰出校友等为榜样,鼓励乡村师范生做“行知路上后来人”,营造“学陶师陶研陶”濡养文化氛围,注重激发乡村师范生内生从业动机。

推行“小先生制”“艺友制”,建构乡村教师教育校地协同基地

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之后,将“艺友制”和“小先生制”创造性运用于乡村教师教育,今天的晓庄人将其贯穿于目标引领、榜样示范、伙伴协同、实践导入的行动指南并转化成实践成果。

在校地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实施中践行双导师制。晓庄积极推动乡村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教师、县(市、区)教育局或教科所、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多方联动,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深入研讨交流,着力改进,实质性推进多方协同创新。晓庄已与37个县(市、区)教育局、182个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协同推进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已开发符合卓越乡村教师培养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和乡土文化课程。

以乡村教育实践基地为平台践行“小先生制”和“艺友制”。晓庄在宿迁、睢宁、宜兴、江宁等县(市、区)建立15个乡村教育实践重点基地,专注于卓越乡村教师教育实践改革。在新时代办学实践中,晓庄创造性转化陶行知先生发明的“小先生制”和“艺友制”,“艺友制”教育采取“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师教育中教师在书上教、学生在书上学、缺乏真实乡村教育的情景。

职前入职职后一体抓,建构乡村教师职业宽广路径

“晓庄模式”创设了协同、融通、全程跟踪、职前职中职后一体化教师培养体系。职前教育解决乡村师范生“教什么”和“怎么教”问题,为师范生专业自主发展等提供“脚手架”;入职教育解决新入职教师对于乡村教育的适应性和职业胜任力等问题,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润滑剂”;职后教育解决乡村教师个性化教育需求、探索教育前沿问题以及教育情怀信念等问题,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加油站”。

晓庄以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为根本考量,推进层级式课程结构改革,横向层面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相互融通,实现全程跟踪一体化培养,纵向衔接教师职前教育、入职教育与职后教育。倡导项目式教学和“微型工作坊式”教学,增添名师成长论坛和乡土教育等研讨课程,强调教师善于反思、提炼经验等。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群,推进卓越乡村教师师德情怀、知识素养、乡土情怀、实践智慧协同共生,为破解我国乡村教师培养共性难题提供“晓庄模式”样本。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培养千万名优秀的乡村教师,让他们做中国乡村振兴的先行者、示范者和带头人,让他们肩负起中国乡村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使命担当。面对新时代新的发展格局,我们应携手并进,共同探索中国乡村教师教育发展模式,共同开创中国乡村教师教育的美好前景。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1年10月16日  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