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20年专题 > 高校优势学科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 > 媒体报道
江苏学科建设不比论文比贡献——以学科群对准产业群,把专业链转为产业链
发布日期:2020-01-16 16:01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19日,省教育厅举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服务高质量发展新闻通气会。自2010年启动以来,江苏立项建设三期项目,全省31所高校226个学科得到立项建设,其中已完成的一期、二期项目,省财政投入60.8亿元。

以学科群对准产业群,把专业链转为产业链。数据显示,在江苏优势学科建设二期项目当中,72个学科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占比43.6%。“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十年,正是优势学科发展的十年。”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乔冠军认为,由江苏大学提供技术支撑,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速列车专用高性能安全玻璃的研发及产业化”,占据近九成国内市场,成为“复兴号”动车组前窗玻璃的独家供货商。接下来,校企双方将合作研发应用于国产大飞机的风挡玻璃。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处长杨树兵表示,“对大学来说,学科建设的最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我们培养的人才要有社会贡献力,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做好社会服务。”

作为学科建设的“指挥棒”,我省创新制定江苏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考察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三个维度。在“贡献”指标中,突出专利等知识产权创造运用、通过技术创新解决重大发展难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及江苏高质量走在前列的案例;在“影响力”指标中,注重学科在行业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推动作用的典型案例。“考核建设成效,不是看发了多少篇论文,有多少顶‘帽子’,而是考察学科建设项目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与社会需要符合程度如何。”杨树兵表示,如果没有贡献力,没有成效,学科建设项目也会遭遇撤销和淘汰。

省教育厅副厅长洪流说,通过系统化、体系化推进建设,江苏省高校学科建设成效明显。我省15所高校、43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建设高校和学科数分列全国第二、第三。27所高校的141个学科进入国际公认的基本科学数据指标(ESI)前1%,高校数和学科数分列全国第一和第二。 (杨频萍)

短评>>>

瞄准社会需求找发力点

学科建设是大学走向“一流”的关键。与面向职业领域的专业建设不同,学科建设面向知识体系,往往被看作封闭独立的“知识大厦”。过去在“知识大厦”中,学科无视社会发展,“躲进小楼”做学术司空见惯,等到学科评估则是数论文、数“帽子”。在这样的学科建设理念下,即使投入再多的学科建设基金,也很难收到预期成效。从一些地方高校的发展来看,科学研究方向“随心所欲”,与行业产业脱节,学科建设陷入僵局。

从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发展历程来看,学科的发展无不策应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聚焦创新产业的大学,已是美国创新体系的技术支撑。如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学科建设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学科建设理应瞄准社会需求,在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中,寻找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学科建设不但要考虑科学发展方向,还要着眼产业结构调整,瞄准行业关键技术,为创新型国家提供持续动力。

学科建设瞄准社会需求,研究问题,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有创造力、贡献力。这也是任何一个学科长盛不衰的关键。 (杨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