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22年专题 > 教育强省建设百校行 > 媒体报道
【荔枝新闻】苏州吴江:深耕特色课程 带你探索幼儿园里童年的N种打开方式
发布日期:2025-06-03 17:09 来源:荔枝新闻 浏览次数: 字体:[ ]

“小羊今天该喂多少草料?”“迷宫的弯道怎么设计才能难倒小伙伴?”在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幼儿园金鼎分园的生态小农场里,老师正带领孩子们观察山羊、小鸭子等“园宠”,开展一堂充满趣味的自然课程。这生动的一幕,正是吴江区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缩影。

自5月20日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以来,苏州市吴江区以《学前教育法》为指引,三所特色幼儿园通过自然探索、民间游戏、微项目课程等多元实践,将孩子们的每一个“小问号”转化为生动的学习场景,为童年勾勒出“有温度、有深度”的成长画卷。

自然农场里的“生长课”:金家坝幼儿园的三十年坚守

在金家坝幼儿园的“小豆丁农场”,孩子们亲手种下的向日葵破土而出。从二十世纪90年代的泥土地种植,到如今拥有“霍比特游戏屋”“自然观察栈道”的“生态野趣园”,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鲜活的教材。孩子们在给小兔子接生时,体会生命的珍贵;通过记录植物生长日记,掌握科学观察方法;在丰收季与家长共同商议果实分配,懂得公平与分享。

园长计彩娟表示:“当孩子赤脚踩过泥土,亲手为小羊搭建‘新家’,教育便在自然中悄然发生。”该园的“养植课程”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将乡村自然教育打造成可复制的“吴江经验”。

民间游戏里的“时光机”:横扇幼儿园的文化传承

在太湖之畔的横扇幼儿园民间游戏馆内,孩子们正专注地学习滚铁环。17年来,这所幼儿园将七巧板、打陀螺等传统游戏转化为“成长密码”:小班幼儿在《玩具真好玩》主题活动中学会分享;中班幼儿在“四季探秘”里,用传统童谣记录节气变化;大班幼儿则在《民游小达人》项目中设计新规则,赋予老游戏新活力。当孩子们踩着高跷吟诵自创童谣,当家长志愿者带着竹编手艺走进课堂,传统文化的根脉正悄然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园长沈艳凤感慨:“游戏不仅是玩耍,更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微项目里的“大发现”:苏州湾实验幼儿园的儿童视角

苏州湾实验幼儿园秉持“以爱育人、以德树人,顺应天性、回归本真”的课程理念,鼓励教师自主开发以儿童为本的微项目课程。园长戴雪芳介绍:“微项目课程既赋予教师课程自主权,更解放了儿童,让学习真实发生,使孩子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同时也打破传统课程束缚,真正体现儿童本位,服务于儿童成长。”

年轻教师万栩含分享了《迷宫大玩家》微项目的实践经验。在课程中,孩子们从设计单一迷宫到构建复杂立体迷宫,从头脑中的平面构思到二维图纸绘制,再到三维实体搭建,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从自然农场的躬耕实践,到民间游戏的文化浸润,再到微项目课程的探索创新,苏州市吴江区各幼儿园以儿童为本位,将教育融入日常点滴。《学前教育法》的落地,体现在农场里的一次俯身观察、游戏中的一句鼓励、课程中的一声“你想怎么做”。当教育者愿意蹲下身子,以儿童视角看世界,法治的温度便化作滋养童年的养分,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尊重与包容的环境中,如小树苗般茁壮成长,绽放独特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