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22年专题 > 教育强省建设百校行 > 媒体报道
【江苏教育报】打造教育现代化实践的“无锡样本”
发布日期:2023-12-14 10:56 来源:江苏教育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20世纪90年代,在全省率先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2007年,所有县(市、区)率先通过省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2012年,作为全省唯一设区市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率先在全省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率先在全国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工程教育的指导意见……30年来,无锡市坚持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为主线,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创新,教育发展综合实力、质量水平、核心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形成众多可在全省、全国推广的无锡经验。

统筹谋划,教育资源需求“有保障”

走进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幼儿园,人们很快被孩子们自主学习、自在游戏的状态所感染。针对学前阶段学生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这所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室内外活动环境。大厅走廊内创设了集探究、合作、创意、阅读为一体的建构区、森林书吧、光影角等,户外设置了戏水池、饲养角、体能区等,充分满足孩子们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建园4年来,市政府持续加大对学校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力度,为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 敔山湾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姜惠萍说。

财政投入充足,资源配置合理,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障。无锡市始终坚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按照规划布局优先、财政资金优先、人力资源保障优先“三个优先”方针,持续推进政策、资金向教育倾斜,保障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聚焦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我们坚持以项目为牵引,着力为师生学习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和保障。”无锡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俞勇军说。

据了解,近3年无锡市全社会教育总投入860.87亿元,新建学校108所。每年市级教育基础设施政府投资约8亿元、50个项目,先后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数亿元,实施“十三五”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新建锡师附小太湖新城小学、梅村高中空港分校等,推进校园提升、实验室、工程教育等多元化学习空间建设。

“我们将坚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抓教育、放眼长远办教育’,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统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统筹教育发展与安全保障,着力构建‘教育+科技’‘教育+人才’‘教育+民生’‘教育+城市发展’的大教育格局。”无锡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范良说。

齐头并进,内涵质量水平“有提升”

江阴市实验小学是首批江苏省幼小衔接结对试点园(校)。目前,南校区设置一、二年级,这使得与江阴市实验幼儿园仅一墙之隔的该校区低年级部成为开展幼小衔接的实验“特区”。

“我们以‘绘本时光驿站’课程建设作为连接点,剖析幼儿园课程学习特点,整建制打造儿童学习空间,建构绘本课程实施框架,重点开发‘联动+’‘学科绘本+’‘活动绘本+’三大课程群,让儿童在‘衔接’中得到真正的发展。”江阴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夏静洁介绍说。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近年来,无锡市注重多学段齐头并进,优质幼儿园覆盖率超90%,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率全省第二,高质量建设普通高中国家级“双新”示范区,国家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数量全省第一,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校、培育校数量全省第一,高中教育形成了高原、高峰、高品质齐聚的无锡品牌。

如何将“五育并举”落地落实?在无锡市第一中学,记者看到了学校立德树人的校本化表达——“融合育人”。“随着时代发展,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大学科视野的综合型人才。” 该校党委书记朱晴怡说,学校积极探索“以文化自信为点,以大思政为面”点面结合的育人路径,构建学科协同参与、文化资源整合、学校社会联动的运行机制,促进地域文脉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形成学科协同、学段贯通的育人内涵。

记者了解到,为深入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无锡市横向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一体化育人机制,纵向健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机制。通过实施学校体育特色提升和学生美育素养培育工程“双百”行动、深化“心向阳光”心理关爱行动、推进全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五育并举”培养体系日臻完善。

定点发力,教育改革创新“有突破”

当教育改革步入攻坚期,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铸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成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点工作。为此,无锡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大师德培育模式,深入实施“我为良师”全员行动,启动“锡教名家”培养工程,出台关爱激励教师若干举措,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营造躬耕教坛、潜心育人的良好环境。

据了解,无锡市现共有“四有”好老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13个,总数位列全省第一,全市中小学现有在职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对象等省级以上名师455名,骨干教师占比位居全省前列。“为了破解基础教育教职工编制紧缺的问题,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管理新机制,更好地满足教育发展需要。”无锡市委编办副主任蒋运钧说。

此外,无锡市聚焦重点难点,统筹谋划、系统施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稳步实施。例如,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工程教育的指导意见》,大力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工程教育、科学教育,构建由点到面、体系健全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区域模式;高标准建设教育数字化“一中心、五平台”,努力打造融合、开放、共享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教育开放合作,创新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交流,加强与新疆阿合奇、陕西延安、青海海东、江苏连云港等地教育协作,教育影响力、辐射力持续增强。

“新征程中,我们将通过实施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全面育人行动、优化教育资源供给行动、高品质办学提升行动、新时代强师行动,高标准建设现代教育强市,奋力谱写无锡教育现代化实践新篇章。”范良说。

■本报记者 陈思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