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22年专题 > 教育强省建设百校行 > 2022年教育强省百校行 > 江苏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这十年 > 媒体报道
江苏高校借科技东风“上天入地”
发布日期:2022-07-25 14:50 来源:江南时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7月19日,教育部在北京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江苏作为唯一分会场,专题介绍了高校科技创新十年发展成果。记者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加速汇聚创新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新突破,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发布会结束后,记者也前往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紫金山实验室三地,了解这三所高校的科技成就。

十年成就:

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介绍,十年来,江苏在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底,江苏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9.2万人,比2012年增加3.1万人,增长50.8%;拥有两院院士79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800余人,高层次人才总数占全国高校10%,一大批优秀青年科学家和高水平团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目前,江苏高校建有各类科研基地(平台)7000余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69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20家,较十年前增长近2倍。近十年来,江苏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累计获得科技经费总额1880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经费732亿元,年均增长10%。

十年来,江苏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科技支撑。江苏推动高校在能源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对深海、深空、极地方向的探索研究,为改善民生和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科学基础。比如,东南大学研制的Ka频段毫米波CMOS相控阵芯片已在车载、船载和无人机宽带卫星移动通信和毫米波5G领域得到规模性应用。此外,“祝融”探火、“羲和”逐日、“蛟龙”探海、“天和”遨游星辰等重大工程的背后,都有江苏高校科研贡献。

“上天”——

女神“羲和”与太阳肩并肩

2021年10月14日,“羲和号”顺利升空,拉开了我国空间探日的序幕。“‘羲和号’发射后,在空间首次同时获得了太阳全日面Hα谱线、Si I谱线和Fe I谱线的精细结构和光谱成像,以及几十个太阳耀斑的资料。”中国科学院院士、“羲和号”科学总顾问、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方成欣喜表示。

记者了解到,“羲和号”卫星由国家航天局批复立项,由南京大学、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研发。其中南京大学为卫星工程科学与应用系统责任单位,完成了卫星科学数据标定、研究和发布。

“我们现在也已经开始规划对太阳的立体探测,从不同的角度看太阳。例如启动对‘羲和二号’的预研,准备用5年的时间,将其发射到拉格朗日点的L5点,那里太阳与地球的引力相当,卫星可以从侧面来观测太阳。另外,国内太阳物理界还拟再用不到5年的时间发射‘羲和三号’,对太阳的南北极进行观测。”方成说道。

今年初,紫金山实验室发布6G核心技术创新成果,其巨大的频谱资源可支撑1Tbps通信速率,比5G提升10到100倍,打破了世界无线通信实时传输最高纪录,能满足全息及“元宇宙”通信等新型应用需求。“6G的目标就是要把传输速率大幅提升,在更高的频段上探索新一代特别是6G移动中心系统的传输体制。”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尤肖虎告诉记者,6G的道路很长,需要完成的工作极具挑战性,他和团队将更加奋发努力,积极承担6G技术重大攻关任务,力争取得更多科研成果。

尤肖虎表示,该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与现有光纤网络融合,构成100-1000Gbps室外室内超高速无线接入,还可搭载卫星、无人机、飞艇等平台,应用于卫星集群间、天地间和千公里以上的星间高速无线通信场景,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

“入地”——

解决化工企业污染难题

精细化工行业产品种类繁多、工艺流程长、生产技术精密,生产企业往往呈现出“先产品分散生产,后污染集中治理”或“重产品生产,轻污染治理”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乔旭教授团队研发的“嵌入临氧裂解过程的‘三废’治理与化学品生产耦合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并通过3项创新实现了化工及相关行业生产的源头绿色化、过程减量化、治理精准化,获得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我们团队研发出的‘三废’临氧裂解一体化净化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大分子有机物裂解和气态有机小分子深度氧化的耦合反应机理,通过临氧裂解热量传递过程的调控实现系统自热平衡。”乔旭解释道,也就是使大分子在氧气的作用下裂解反应生成小分子,小分子再深度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废水、废气、废渣近零排放。

人才培养方面,南京工业大学也摸索、创新并实践出一种工科学生的培养范式:以培养具有“初心、匠心、笃心”的创新型工程师和科技型企业家为目标,在聚焦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全景式职业理想教育,增加全要素产业参与体验,将“科研链—产业链—教学链”三股力量紧密契合,形成科产教“三螺旋”融合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来说,就是把名师、校友请进课堂,把科研成果、产业真题嵌入教学,并将课程从教室延伸到工厂、车间,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乔旭说道。

(记者 尹丹丹)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