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22年专题 > 教育强省建设百校行 > 2022年教育强省百校行 > 江苏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这十年 > 媒体报道
这十年,江苏高校科技创新成绩亮眼
发布日期:2022-07-22 14:45 来源:江苏科技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7月19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第八场活动,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成效。分会场设在江苏,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我省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9.2万人,“祝融”探火、“羲和”逐日、“蛟龙”探海、“天和”遨游星辰等重大工程的背后,都闪耀着江苏高校的科研智慧。

高校科技人才成为创新主力

“江苏高度重视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介绍,省教育厅和全省高校坚持“四个面向”,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校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徐子敏指出,十年来,江苏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特聘教授计划”等人才工程,着力构建国家、省、校三级人才结构体系。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深谙“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将“科研链-产业链-教学链”三股力量紧密契合,形成科产教“三螺旋”融合工科人才培养体系,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获得江苏省2021年教学成果特等奖。

乔旭表示,“当‘生化环材’被人称为四大‘天坑’而倍受戏谑时,当化工人不干化工成为一种现象时,作为教育人,作为一名高校校长,感到很心痛,本着扭转这一观点的初衷,摸索、创新并实践了一种工科学生的培养范式。”乔旭介绍,这种人才培养范式主要有三个创新点:一是把名师、校友请进讲堂,厚植争当创新型工程师之“初心”;二是把科研成果、产业真题嵌入教学,打造争当国之大才之“匠心”;三是把课程从教室延伸到工厂、车间,锻造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之“笃心”。

在南工大,不仅有唐明述院士和生物化工创始人欧阳平凯院士,数年来坚持不懈地为新生讲好“第一课”,走进学生课堂的还有大项目、大成果,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前沿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工艺。此外,20%的课程从教室延伸到大型国企或入股企业的车间,学生全部进入生产一线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训活动。扬子石化人力资源部部长潘培青表示,南工大毕业生已具备国内一流学科毕业生水准,企业招来即用、用则重用。

在江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科产教融合的案例还有很多。截至2021年底,江苏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9.2万人,比2012年增加3.1万人,增长50.8%;拥有两院院士79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800余人,高层次人才总数约占全国高校10%,一大批优秀青年科学家和高水平团队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承担了大量基础研究和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

徐子敏指出,十年来,江苏高校共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612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5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573项。

重大工程背后闪耀江苏智慧

十年来,江苏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科技支撑。推动高校在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制造科学等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助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如,苏州大学研制的柔性白光OLED效率达到国际最高,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产OLED产线装备空白。

江苏推动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为载人航天、南水北调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克多项国家急需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成果近五年应用于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30多个国家重大工程。

推动高校在能源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对深海、深空、极地方向的探索研究,为改善民生和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科学基础。比如,东南大学研制的Ka频段毫米波CMOS相控阵芯片已在车载、船载和无人机宽带卫星移动通信和毫米波5G领域得到规模性应用。此外,“祝融”探火、“羲和”逐日、“蛟龙”探海、“天和”遨游星辰等重大工程的背后,都有江苏高校的科研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羲和号”卫星科学总顾问方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羲和号”卫星实现了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观测,对研究太阳低层大气动力学和太阳爆发物理机制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自发射成功后,“羲和号”在517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行,通过光谱扫描成像,相当于给太阳大气做了一次CT,获取了从光球到色球的细致切面。

方成表示,目前“羲和号”已获得太阳Hα谱线、Si I谱线和Fe I谱线的谱线轮廓。太阳Hα谱线、Si I谱线和Fe I谱线是在太阳大气不同的高度产生的,以往在地面观测时,Si I谱线被地球大气的水分子谱线掩盖,所以难以捕捉。而空间谱线信息不受地球大气影响,“羲和号”实现了在国际上首次直接观测到Si I完整的谱线轮廓。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羲和号”卫星科学与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川表示,“作为一个海外留学归国青年,生逢伟大时代,更要不负祖国嘱托,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留学报国的精神,汲取榜样的力量,把个人的成长融入服务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羲和号”卫星是一个很好的把基础科研和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的典范。目前,“羲和号”卫星科学数据通过南京大学太阳科学数据中心进行国际共享。

科技攻关能力持续提升

十年来,江苏始终聚焦科技攻关能力提升,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徐子敏指出,目前,江苏高校建有各类科研基地(平台)7000多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69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0家,较十年前增长近2倍,居全国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获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居全国第二;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3个,居全国第一。

近十年来,江苏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累计获得科技经费总额1880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经费732亿元,年均增长10%。2021年,江苏高校获得科技经费285.49亿元,较2012年的121.14亿元增长2.4倍。

十年来,江苏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大程度地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在发布会上表示,作为涉农高校,将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作为学校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学校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依托5000余份菊花种质资源,在湖北麻城、贵州麻江等全国20余个省市打造了30余个“菊花海”,前伸后延菊花产业链条,促进了地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显著提升了所在地的旅游综合效益。

南农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团队,围绕有机肥产业所需与发展所向,开展农业固体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土壤结构改善、作物品质提升等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为我国经济作物产业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学校定点帮扶贵州麻江,依托优势学科成立了10支产业技术专班服务麻江蓝莓、水稻、菊花、红蒜等10个产业,用金牌学科铸招牌产业、创品牌产品,走出麻江乡村产业“特色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科技激发当地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据悉,全省高校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5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16所、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0个,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党的十九大以来,江苏高校专利转让数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技术交易合同成交数和成交额分别从2017年的18661项、82.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009项、124.8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4.7%和51.7%;累计成交约11万项,成交额539.5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为7.8%和8.7%。

“面向新征程,江苏高校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作出新贡献。”徐子敏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