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教育简报
江苏教育工作简报2021年第33期
发布日期:2021-12-30 14:34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33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11213

 南京市依托社区教育

全力服务“三农” 助力乡村振兴

南京市依托社区教育资源,以“讲师团流动授课、优秀项目靶向培训、基地示范引领”为抓手,全力服务和保障“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50余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余万人次。

一、流动授课,讲师团将教育培训送到“田间地头”

早在2002年,南京市教育局就联合金陵科技学院成立“南京市农科教讲师团”,以教育“促就业、助致富”为目标,深入农村田间地头为农民致富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获评全国首批“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一是精心挑选讲师团专家成员。讲师团现聘用专家126名,均是在本行业有影响且熟悉区域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专家,100%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讲师团对每位专家提出“五个一”的工作要求,即:每年开展一项课题研究、推广一项重点技术、落实一个联系点、发表一篇专业技术文章、争取获得一项科技成果。二是精准传授提升帮扶效益。讲师团立足专业支撑不断拓宽服务范围,适时拓展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新领域和服务的新功能,形成行政人员讲政策、专家教授讲理论、技术人员讲操作的授课体系。讲师团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八大类80多项培训,累计组织农民培训1600余场,开展技术服务600余场,编制发放培训资料超过1.7万册,培训农民超14万人次,帮助1.7万余人通过考核被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三是精细跟踪确保帮扶质量。讲师团免费开展送科教下乡与跟踪服务活动,总行程达50余万公里,遍布全市所有涉农街(镇)。20年来,讲师团专家每到一处都主动给当地农民留下联系方式,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脱贫一个人、致富一家人、带动一帮人。南京八卦洲蔬菜种植户张运喜在讲师团专家的建议和技术支持下,改种南京人爱吃的“七头一脑”(香椿头、荠菜头、马兰头、枸杞头、豌豆头、小蒜头、草头,菊花脑),当年就实现经济效益翻番,随后他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居民共同致富。

二、建设基地,社区教育中心整合资源带动农民致富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实现了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南京市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阵地作用,支持街(镇)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教育服务“三农”基地,累计建成9个江苏省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基地。一是构建基地建设模式。社区教育中心与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农业企业开展合作,由社区教育中心提供教育培训和技术支撑,依托农业企业引领带动3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社区教育中心+农业企业+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基地每年为当地超过1000人次的农民提供教育培训,为超过500名的农民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二是筑牢基地建设基础。社区教育中心依托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技术培训示范引领,大力推广并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栖霞区八卦洲街道果蔬种植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基地主营蔬菜和葡萄种植,自主种植面积600余亩,带领农民种植面积200余亩。基地合作社入股社员10人、入社44人,带动农户146户,实行“统一布局、统一种苗、统一防治、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盈利分红”,辐射周边农户共同致富。三是谋求基地建设实效。教育服务“三农”基地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农民,助力农民增产增收。浦口区桥林街道“南京好大米”产学研基地成立之初示范区域面积仅300余亩,目前已增加到7355亩,优质良种覆盖率达100%。桥林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以基地为主阵地,每年开展8次以上水稻产品信息讲座,受益人员超1200人次,示范带动3个新型农业示范户,帮助其年收入增长超过12%,同时,积极服务周边2000多户非成员农户技能提升。

三、打造项目,靶向培训帮助提升农民就业增收能力

南京市各区社区学院和各街(镇)社区教育中心坚持“贴近市场、贴近岗位、贴近需求”,通过针对性强、符合区域产业特点的品牌培训项目,切实提高农民就业增收能力。2019-2021年,市教育局累计培育19个市级“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优秀项目”。一是注重遴选优秀项目。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设立五大类优秀培训项目,由区社区学院或街(镇)社区教育中心担任实施主体或占据主导地位。二是优化项目培育策略。组织专家组对入选的优秀项目进行研判,根据项目特质确定差异化培育策略,并提供全程跟踪服务。江宁区淳化街道“谋‘服务三农’教育 创‘珠米飘香’品牌”项目,通过组织开展“珍珠米”栽培与推广系列培训,促进特色农业品牌产品“珍珠米”产销,先后在10个社区举办专家讲座数十场,培训农民近2000人。浦口区星甸街道“涵养‘茶人’‘玉剑’飘香”项目,依托赭洛山茶文化基地建立产教联动培育专业“茶人”机制,开展茶叶种植与茶文化培育教育培训,先后帮助3000余人走上专业“茶人”之路。三是强化失地农民培训。关注失地农民和失业、转岗、新上岗农民工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需求,通过培训提升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浦口区永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家政服务技能培训”项目重点开展月嫂、育婴师、保洁工、护理工等培训,解决辖区低学历群体就业难问题,已举办家政服务培训19期,培训675人,推荐就业604人。溧水区晶桥镇社区教育中心通过“让科技素养与生态建设同步”项目,累计完成1500余人次的生产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为培训学员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帮助生态园增收2000余万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