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14年专题 >> 江苏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专栏 >> 工作进展

江苏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
简  报

2020年第2期(总第26期)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2月26日

江苏高校协同创新2019年度报告

目前,全省高校共有5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数量居全国省(市、自治区)第二位;共有教育部认定8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数量居全国省(市、自治区)第一位。全省共建有76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立项建设60个、培育建设7个、自主发展4个、高职院校工程技术中心5个。另60余所高校通过自有资源和经费筹措,建有200多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

2019年,各牵头高校继续加大对协同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健全管理和运行机构、强化专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基础条件保障、实施专项支持政策、持续投入专项经费。同时,各有关高校把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科技改革30条”和省教育厅“科技改革30条实施细则”精神,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健全考核和激励机制、完善管理组织模式。比如,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以“政产学研用”合作为纽带,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密切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共同形成基础前沿研究、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的完整链条和协同攻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两个协同创新中心,新修订《协同创新计划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能,激发中心创新活力;江苏师范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建立完善“人才特区”人事管理、“连贯式+双型”人才培养和“任务牵引+动态协同”科研组织模式。

2019年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围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国家、行业、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关键共性问题,组织和完成协同创新任务,取得积极进展。在队伍建设方面,现有聘任人员14288人,其中全职固定7615人,兼职与双聘4731人,访问与流动1942人。新增团队94个,其中:省级以上团队68个。在科研创新方面新增科研任务5669项,获科研经费53.2亿元,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63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83项。国际权威期刊论文11692篇,国内一流期刊论文5585篇。国际、国家、地方、行业标准78项,著作、专著149部,软件著作权282项。申请发明专利7937件,授权4503件,其中:授权国际专利177件。新增基地平台171个,其中省部级以上基地平台126个。在人才引育方面,新增培养与引进院士13人,国家杰青24人,获省级以上人才计划536人。在社会服务方面,本年度转化推广创新科技成果或技术2322项,产生经济效益284.2亿元。提供智库决策、解决重大问题282项。在国内外合作交流方面,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189次,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382次,开展重大国际合作研究135项。

典型成果:

南京大学牵头的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协同创新中心在利用背势垒delta掺杂实现高耐压开关器件方面取得突破。该型器件的饱和输出电流达到720mA/mm,击穿电压可达769V@10µA/mm,导通电阻降低为0.53mΩ-cm2,击穿场强达到1.1MV/cm。器件综合指标处于国际一流水平,相关成果已在权威期刊《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电子器件杂志》(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2019)报道,并已在相关研发项目中获得应用,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专项-氮化镓基单片微波集成电路(-GaN基MMIC)项目的顺利实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的轻型通用航空飞行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设计的四座固定翼全复合材料飞机实现成功首飞。中心设计团队采用最先进的飞机设计理论和技术攻克了低阻力、高操作性总体布局设计难题,解决了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技术问题,历经三年多时间完成NH40/CG231四座轻型通用飞机型号论证设计、飞机试制、试验调试等工作,2019年12月30日顺利首飞。NH40飞机的研制将为国产轻型飞机的研制奠定基础,探索出一条高校设计、联合取证、企业制造和产业化的轻型飞机研发道路,带动国产轻型通用飞机的发展。

南京理工大学牵头的先进微纳米材料及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在能源高效利用中纳米杂化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及应用方面取得成效。解决超细功能材料微结构难控制、易团聚和稳定性低等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70余种材料的可控合成,并应用于电存储转化、高氯酸铵固体推进剂和含能点火桥等能源系统中,解决了材料组份间作用力弱的问题,稳定性明显提升,克服了电存储材料储能密度低、特种能源能量利用率偏低的技术难题。成果技术已在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行业内龙头企业得到产业化生产或应用,革新了生产技术,新增销售收入7.04亿元,新增利润1.03亿元。

河海大学牵头的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在长距离输水工程水力瞬变仿真控制理论与技术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中心完善长距离有压输水系统水锤计算理论,开发高精度瞬变流仿真平台,解决了含气水流的多相耦合难题;建立水锤防护措施优化设置理论体系,发明多种新型水锤防护措施,提出旋转阶梯竖井消能及水力减振技术,解决了长距离供水工程富裕水头消能及水力共振难题,最终形成长距离输水工程水力瞬变仿真控制理论与技术体系。成果写入国家规范及行业设计手册,项目成果应用于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42座大中型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南京农业大学牵头的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细胞培养肉技术”获重大突破。中心团队用动物干细胞生产研发出中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该成果突破了培养肉研究难以获得高纯度单一细胞群的瓶颈,攻克了传代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衰减的难题,使中国进入国际同类研究的前沿,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猪和牛肌肉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干性维持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团队核心成员是国际上第一位培养肉领域博士,其博士论文由中外教授共同指导完成,体现了协同创新中心学生培养国际协同。

苏州大学牵头的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建立出凝血异常诊疗新策略并推广应用。建立了出凝血异常诊断新技术:创建5大类、190余种苏州系列单抗,其中5株单抗成为国际标准试剂;建立国内首个出凝血疾病分子检测平台;发现补体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等移植后出凝血疾病诊断新标志,被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作为指南在全球推荐;创建出凝血异常治疗新技术:创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雷帕霉素和维甲酸治疗新方案;建立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移植后难治性血小板减少、t-PA及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移植后微血栓等移植出凝血并发症治疗新方法。研究成果被写入国际血液学经典教科书和《内科学》教材,诊疗技术被写入12部国际性、全国性诊疗指南和规范,同时被300余家研究机构和医疗单位应用。

南京师范大学牵头的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推进立德树人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主持起草了国家《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主持研制了《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标准》,为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研制和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起草提供了研究素材和决策参考;参与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修订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审查工作,受到国家教材委的肯定和赞扬;主持开发、编写国家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及教学指导用书、马工程教材《教育学原理》、国家规划教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牵头的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气复合污染与大气物理过程相互作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阐明了全球变暖对灰霾重污染天气型的影响以及大气污染年际变化的驱动因子(季风系统强弱变化、海表面温度、大地形等),揭示了边界层与污染相互作用对气溶胶二次组分(如硫酸盐、硝酸盐等)生成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大气复合污染季节预测模型,预测了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现灰霾治理和臭氧控制双赢的有效性。

扬州大学牵头的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研创的“我国水稻主产区精确定量栽培关键技术”连续6年被列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以“精准起点、精准诊断、精准肥水”为核心内容,加快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新装备等生产应用,促进增产提质、绿色增效。近3年来,17个省累计应用1.25亿亩,增产稻谷589.3万吨,增效218.9亿元。

江苏师范大学牵头的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在语言认知障碍机制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性成果。在神经网络和行为层面,首次揭示了认知障碍语言能力损伤的领域特异性,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模态认知干预思路,建立了一套基于神经网络可塑性和难度自适应的多模态认知训练体系,撰写了第一部认知训练中国专家共识成为中国标准。提出的认知训练方案广泛运用于语言障碍康复,领衔开发的“六六脑科学健脑”认知训练系统应用于全国 600 多家医院超 过 500 万人次,相关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 Dementia 2019)。

淮阴师范学院牵头的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在淮安大米绿色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模式创建应用方面取得成效。针对制约淮安大米绿色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关键因素,集成以“优新选用、两减栽培、抗逆调优、种养结合”为主要技术内容的“淮安大米”绿色栽培技术体系。创新建立了政、企、学、研、产“五力合一”的工作机制和“3+1”技术推广网络,组建稻米产业联盟,实现成果研发与应用零距离,大幅提高成果转化率和技术覆盖率。技术成果推广面积达957.7万亩,占适宜该技术体系面积的74.24%;累计增产稻谷43.3万吨;总经济效益达23.3亿元,年经济效益7.76亿元。有效解决了卖粮难的“瓶颈”问题,实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生态增绿”目标。

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实施成效日益显著,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取得的创新成果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充分认可。2019年,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6项,其中南京大学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公共安全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东南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江苏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河海大学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南京农业大学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科技大学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参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核心成员参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上所列为201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一等奖项的中心和获得2项及以上二等奖项的中心)。


发布日期:2020-04-26 10:05:28
版权所有:江苏省教育厅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15号
维护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江苏省教育厅电子政务中心
建议使用IE7.0以上版本      1024*768分辨率预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