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20年专题 > 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 > 媒体报道
全国第二!江苏现有近22万在校研究生
发布日期:2020-10-16 11:14 来源:《现代快报》 浏览次数: 450 字体:[ ]

本报讯(记者 舒越)9 23 日,江苏省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作出批示,副省长马欣出席会议并讲话。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 7 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江苏作为唯一省级政府代表发言交流,进一步明确在稳定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同时,深化综合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用最强大脑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江苏有近 22 万在校研究生,数量居全国第二

江苏是研究生教育大省,全省共有近 22 万在校研究生,数量居全国第二,也是教育部确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

江苏先后出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和管理办法、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配置制度等。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在立项建设的省级优势学科中,43.6% 的学科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解决了诸多“卡脖子”技术难题。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近几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中,招生指标增量基本上全部用于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去年江苏在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达 10.2 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总数 56.7%,2020 年超过 60%,全省已形成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陆建告诉记者,去年东大扩招了 1000 名左右的研究生,目前在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有 10086 人。“今年研究生招生人数是否有变化,还要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才能确定。”

把好培养“过程关”,江苏推动“学位挤水”

9 月 11 日,最新全球 ESI 数据发布,东南大学工程学进入 ESI 全球学科排名前万分之一。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在首次公布的全国“双一流”建设名单中,江苏有 15 所高校、43 个学科入选,分别占全国总量的 10.9% 和10%,当前,超过 90% 的研究生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就读。

陆建表示,目前学校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086人,学校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现有 255 个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特别是 20 个全国示范性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等。未来 5 年,东大还将继续扩大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数量,力争研究生工作站总数超过 400 个。

“面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提高质量是我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葛道凯介绍,优质生源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江苏高校坚持完善研究生生源保障体系,包括优化招生计划配置等,建立优质生源激励机制。据统计,来自“双一流”高校的生源占江苏高校研究生总招生数的37.77%。

与此同时,江苏还努力推动“学位挤水”,引导高校建立健全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时限终结机制和学术不端零容忍机制,努力把好研究生教育质量“出口关”。去年,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 4.2 万人,延期毕业 8266 人,分流淘汰 758 人。

严把招生“入口关”、严抓毕业 “出口关”是基础,把好培养“过程关”,支持和激励研究生进行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探索,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导师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近年来,江苏聚焦研究生导师职业道德问题,首次明确研究生导师职业道德规范“十不准”,划明“红线”,建立负面清单。各培养高校从源头上严控导师准入资格,大力推行导师轮转招生制,实行招生年度审核制,打破“导师终身制”“导师必招制” 和“招生规模平均分配制”,对不符合招生条件的 “三无”导师和 “问题论文”导师一律暂停招生。

“‘十三五’以来,全省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经费年均达 43 亿元、年均增长超过 7%。”葛道凯说,省教育厅每年委托第三方对全省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并发布报告,“最近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高校毕业研究生对母校满意度达 97.24%。”

率先开展产业教授选聘工作,打破研究生工作站“终身制”

晁阳是南京海融医药董事长,同时也是省第六批产业教授。“我们一直积极与高校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产学研合作,这也是我们公司快速发展的一大动力。”晁阳介绍说,企业先后获批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科技创新载体,截至目前已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多人。

江苏的研究生除能够跟随高校的导师研究方向、学习知识,还能跟随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学到来自产业一线的“干货”。从2010年开始,江苏在国内率先开展产业教授(兼职)选聘工作,从省内企业选聘一批科技企业家,到省内高校担任研究生导师。目前,已遴选六批次共1601人次产业教授到 30多所高校任职,涉及智能制造、信息、化工、金融、医药、农林等 30多个领域,涵盖 1081 个企业,每年有 6000 多名研究生专业能力因此得到提升。

如何强化科教融合、协同创新是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问题。除了产业教授,江苏还把研究生“送出去”,建立4658 家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每年吸引6000多名高校导师、8000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目前,我们已与国内近10所‘双一流’高校合作,联合培养面向产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胡义东表示,“我们既要致力于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同时也要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去年,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联合出台《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率先打破研究生工作站 “终身制”,实行淘汰制。2016 年、2017 年分两批次开展研究生工作站期满考核,421 家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工作站被摘牌,激励那些干得好的研究生工作站释放出更多创新能量。

来源:《现代快报》 202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