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19年专题 > 全省教育大会 > 改革成就 > 特色成果展示
“顶天之路”与“立地之道”——扬州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特色科研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19-05-28 16:33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9月,“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在扬州大学揭牌成立。研究院将重点打造运河沿线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运河保护以及世界运河数据库矩阵,组建特色智库。这是继今年全国“两会”上,该校专家提交的“大运河经济带”建议并转化为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后,学校助力运河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又一个大动作。

从“大运河经济带”到“江淮生态大走廊”,从“中国宝卷研究”到国家清史工程之《清宫扬州御档》研究……近年来,扬州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的重磅成果频频涌现。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学科的综合排名由5年前的100名开外,迅速提升至全国前50。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高校,该校是如何推动人文社科研究守正出新,扎根大地,走出一条“顶天立地”的发展之路?

凝练特色:书写“扬州学派”现代卷

宝卷对研究民间小说、戏曲、民俗等传统文化意义重大,但由于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历史文献记录甚少。

怎样挖掘这种弥足珍贵的活态文化?扬州大学退休教师车锡伦用了30余年完成了这项寻“宝”探“卷”的壮举。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一边深入乡间僻壤,开展田野调查,一边在少人问津的“史料边缘”披沙沥金,最终著述完成《中国宝卷研究》一书。

这部专著获得了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车锡伦也被学界同仁誉为“中国宝卷研究第一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吕微先生赞佩他:“几乎以一人之力,将中国学界的宝卷研究保持在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车锡伦老师的治学精神和卓然成果,堪称扬州大学文科学人凝练特色、砥砺精进,创建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人文社科研究体系的缩影。

近年来,该校以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为己任,充分整合人文社科领域的科研力量,以淮扬文化、民俗文化、运河文化等为重点领域,深度挖掘、整理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寻找其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为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创新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书写了扬州学派的“现代卷”。

依托当地特有的文化和学术资源,该校连续5年承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后填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等多项空白。其中,“扬泰文库”四个系列,共出版图书90余种;晚近文学、俗文化和秘密社会等研究,产生了重大社会反响。2016年,姚文放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问题导向:瞄准战略需求打造“新型智库”

人文研究要能“顶天”,社会科学必须“立地”。这是学校人文社科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以问题为导向,瞄准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让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出书斋,落地生根,成了该校文科学者的自觉追求与“智慧担当”。

今年“两会”期间,一份题为《建议将建设“大运河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2017年度重点提案。这份提案是扬州大学商学院教师黄杰的研究成果转化而来。

“扎根社会大课堂,从实践中取材立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倡导的风格与品质。”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秦兴方教授说。近年来,该校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社会需求开展人文社科研究。学校制定了《扬州大学重点研究基地(新型智库)建设办法实施意见》,助力政产学研用之间有序交叉流动;搭建成果转化平台,联通知识成果供求双方,有效增强了科研成果对政府决策和社会舆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人文社科研究要有顶天的气度和立地的情怀,通过不断创新,凝练优势和特色,汇聚学术队伍,构筑研究高地。”扬州大学副校长陈亚平说。

“接地气”的人文社科研究树立了扬州大学的“智库品牌”。5年来,该校先后与政府、企业等共建了“江苏苏中发展研究院”“江苏省邪教问题研究中心”等各类决策咨询平台10余个,每年接受外界委托的调查、研究、咨询等规划决策达百余项。该校基于江淮地区秘密社会研究形成邪教治理领域的有关成果,被国务院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采纳。

人才为翼:科研梯队显现“雁阵效应”

今年4月,扬大文学院陈军教授成为江苏省内唯一入选“青年长江”的文学研究专家。陈军是扬州大学“土生土长”培养起来的学者,2009年,他的博士论文《文类研究》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也是江苏高校中文学科第一次入选“优博”。

扬州大学不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推行国际化工程、设立科研启动基金、引入特别聘任机制、建立师资博士后等措施,加快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人文社科人才体系。

该校规定每个学科青年项目立项数不得低于三分之一,从2011年以来,学校连续6年举办“青年骨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班”,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为青年教师“开小灶”;大力构建完善职称评定和人才遴选制度,为科研业绩突出的40岁以下青年教师开设职称晋升“绿色通道”,2015年以来,20余名40岁以下文科青年拔尖人才顺利晋升教授职务。目前,一支结构合理、高端引领、成果突出的人文社科研究人才队伍在该校已初步形成。

给青年教师工作“加码”的同时,学校也重视给青年教师生活上“减负”。9月份,新建的500套“青年教师公寓”正式启用,青年人才提包入住,让他们卸下生活包袱,全力以赴“施展拳脚”。

“得益于在‘青年端’的精耕细作,人才体系的‘雁阵效应’正逐步显现。”秦兴方介绍说,近年该校人文社科青年教师的立项数和立项率迅速增长。仅2016年立项的30个国家级项目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申请的基金项目就达到12项,占40%以上。累计申报的21个青年项目中,有9个项目立项,立项率超过42%,立项数和立项率位居江苏省前三。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7年9月25日7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