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19年专题 > 全省教育大会 > 改革成就 > 经验亮点纷呈
苏州:新时代、新作为,共筑美好教育新家园
发布日期:2019-05-23 10:16 来源:苏州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如何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问题,需要给出具体的方案。为探索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美好教育之路,聚焦家庭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苏州市秉持“共筑意识、家园意识、实践意识、生态意识”的建构理念,在苏州大市范围推行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实施背景

苏州作为全国第二大外来移民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转型发展以及大量新市民的涌入,城乡居民原有的家庭基础、背景和结构以及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家庭教育方面大量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合力育人不强、教育水平不高、相关资源缺乏等问题,导致一些家庭出现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高要求等现象,绝大多数的家长、尤其是新市民家庭、独生子女父母以及隔代祖父母不了解、不掌握教育孩子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由此带来的家庭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甚至极端发展成社会问题的事例也屡见不鲜,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通过对国内外家庭教育历史和现状比较分析,以及对苏州人口和家庭结构的背景等原因分析,在苏州教育处于“学有优教、善教乐学”特色发展背景,这就对苏州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施家庭教育课程项目的政策依据和现实基础

多年来,苏州市中小学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切实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努力构建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互沟通、优势互补的良性的运行机制。各中小学校普遍开设了家长学校,以讲座、校园开放日、亲子活动、家长义工、家访、家庭教育小报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各区域、各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也各具特色,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家长学校。2005年市教育局会同市文明办、市妇联采取与企业共建的方式成立了苏州市家长学校总校和全国第一家网上家长学校,成立十多年来在各版块均已建成了县级市、区级家长学校分校,组建有近千人的“林老师”义务家庭教育指导团队,定期开展广场咨询、家长沙龙、视频讲座、大型公益辅导讲座等活动,还会同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 “苏老师”队伍面向学业、品行和心理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及其家长开展每天的电话、网络咨询以及现场咨询活动。编印《苏州家庭教育》杂志(幼、小、初)免费赠阅到各中小学校、街道社区供家长阅读学习。2015年初,苏州市教育局将“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列为战略性课题,从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角度,对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和设计,邀请了国内家庭教育相关专家孙云晓、杨雄、缪建东、关颖以及财政、文明办、妇联、关工委等部门进行了项目论证,专家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推进实施这一项目很有必要,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是极具前瞻性的战略性构想。

家庭教育课程项目的实施成果及影响

在推进家庭教育课程项目时,始终坚持价值引领,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美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注重向家长传递三种教育主张,一是培养完整、自由的人;二是父母与孩子共成长;三是体现现代、开放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积极进行家庭教育课程项目的生态理论建构。在儿童成长生态建构上,尊重儿童发展规律,重视儿童道德培养,追求儿童全面发展;在家庭发展生态建构上,倡导增强家庭互动,密切亲子关系,引领培育优良家风;在学校治理生态建构上,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家校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学校指导家庭教育能力;在社会和谐生态建构上,追求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解民之所盼。通过阶段实施,取得初步成果。具体成果如下:

(一)政府主导将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自2016年起,苏州市政府对家庭教育课程项目连续三年共投入4184万元,惠及全市100万个学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导成为政府主导、各部门合作的“大戏”“大合唱”。课程的实施,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家庭教育的苏州形态,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推进家庭教育提供了可参照实施的样本。

(二)课程引领使家庭教育操作规范有序。

苏州的家庭教育指导以课程为载体,把家庭教育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家长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教育素养。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

一是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目标。强调在民生与家园、生态与生活、发生与发现中凝聚家庭教育的民生价值和发展价值。在课程体系目标定位上,主张构建家庭教育课程实施网络,打造指导家庭教育专业团队,搭建家庭教育学习和评价的各类平台,丰富各种家庭教育资源,拓展家庭教育质量提升的空间,努力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家庭教育课程。

二是丰富课程体系建设的结构内容。着重打造三类课程:一是规范性的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旨在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二是生成性的跨界课程。跨界课程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实现家庭教育指导的跨界融合。三是浸润式的体验课程。体验课程主要是为了弥补家长听讲座中“感动却不行动”的遗憾,通过专业的指引、同伴的互助,提供科学的方法和自信的种子,相信每个父母都有能力为孩子提供适切的成长环境。

三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资源开发。主要构建了包括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家庭教育读本、家庭教育视频资源库、线上学习平台互为依托的课程资源开发体系。

四是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多维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提出合理意见,定期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调整与改进。

(三)专家引领确保家庭教育科学专业。

苏州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研制了《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标准》,重点在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上进行了可操作性的规划与设计。在抓队伍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本土特色的实践措施。在实践中构建了由国内家庭教育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志愿者讲师团组成的立体服务团队,为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方位的师资保障。

一是丰富专家阵容。组建了由朱小蔓、孙云晓、缪建东、杨雄、关颖、杨咏梅等一批国内家庭教育权威组成的专家团队,为苏州家庭教育提供高处引领和智慧支持。开设了“教育名家大讲堂”,迄今已邀请了王东华、鹿永建、冉乃彦、玛丽·尼尔森、赵石屏、李玫瑾、陈默、林文采、龙迪、张怡筠等10余位家庭教育名家苏州开讲,累计观众超过100万人次。同时,定期开展“苏州家话沙龙”主题活动,围绕家庭教育的典型问题、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沙龙嘉宾由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家长组成,目前已举办20多期,期期受到家长热捧。

二是加快指导师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了近3000名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初级指导师,中小学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209名。

三是组建志愿者讲师团。在全市范围内组建11支志愿者巡讲团。2017年至今,师资团队累计开设讲座3109场,听众达678832人次,面询1609次、广场咨询185场8080人次参与面询、家长沙龙165场6457人次参与、接听热线2087个,短信回复4478条,以及其他服务800多人次。

(四)组织保障使家庭教育课程实施落地生根。

成立了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中心具体负责开展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学术交流、课程开发和资源整合;中小学家庭教育管理平台建设;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管理考核;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认证、考核与管理;开展面向苏州市中小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线上学习、线下培训讲座等活动;负责“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课题建设等。

形成并扩大“林老师”团队。“林老师”是苏州市全体家庭教育指导师共同的名字。尽管“林老师”来自不同的学校、任教不同的学科,但是所有“林老师”的共同目标是:关注每一个家庭、关爱每一个孩子。目前,“林老师”已建设成为苏州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和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崭新平台,是苏州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家庭教育服务品牌。

组建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目前已成立了15个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集专项家庭教育工作研究与队伍培训功能于一体,实行市、区、校三级共建,建设周期为三学年,带头人负责为工作室团队成员制定专业成长计划,开展专业课题研究,承担培训与指导工作,在区域内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五)持续推进使得家庭教育区域成效显现。

项目启动以来,在苏州市教育局的统筹规划下,苏州各区市、各中小学结合自身历史、现实状况及外部环境,大胆探索实践家庭教育指导方式,呈现出“百花齐放,争芳斗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新局面。在此过程中,催化出各有特点、各有侧重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在不同层面发挥着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文本成果,汇编资料、提炼经验以飨大众。正式出版了《苏州家话》、《共筑新时代美好教育的新家园》、《名人与家庭教育》(中国篇、外国篇)等书。

通过家庭教育课程项目的实施推进,家长的主体意识被唤醒,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得到强化,政府的推动作用得到体现,社会大众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苏州的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实实在在地助力着苏州教育、改良着苏州教育生态,同时也吸引了全国各地各界的目光。《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苏州日报》、凤凰网、中国江苏网、扬子晚报网等媒体就苏州家庭教育课程项目的实施给予了充分的报道。家庭教育课程项目获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颁发的“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家校合作优秀案例”十佳;家庭教育指导师“林老师”团队,获“全国最美教师志愿者团队”称号;教育部全国德育案例获奖名单中苏州家庭教育榜上有名;课程成果获2018苏州市精神文明创新案例十佳。第四届全国家庭教育学术年会在苏州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赞誉苏州家庭教育的实施成果。苏州的家庭教育经验还分别受邀在北京新东方家庭教育论坛、广东中山家庭教育国际论坛、长三角家庭教育学术论坛等作主旨交流,获得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