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19年专题 > 全省教育大会 > 改革成就 > 经验亮点纷呈
泰兴市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 放大“名校+”效应
发布日期:2019-05-22 10:02 来源:泰兴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8年秋学期伊始,泰兴市襟江小学教育集团济川校区迎来了一批新面孔。原襟江小学副校长、现任襟江小学教育集团济川校区校长伏红波带领襟江校区48名骨干教师来到济川校区,开始了他们的新征程。

这是泰兴市实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一项具体工作。从2013年起,泰兴启动济川初中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在融合教育资源、推进教师交流等各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后,今年该市开始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工作,持续放大“名校+”“名师+”效应,促进集团内学校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教育资源共享互通、合作共生。

优化基础 不断提升集团办学条件

漫步襟江小学教育集团济川校区,绿树成荫,校舍粉刷一新;抬头望去,横跨在北楼连廊上的“以江为襟,以水为师”八个大字赫然醒目。“我们学校比以前更漂亮了。”六(4)班学生叶韵寒告诉记者。

襟江小学教育集团于去年8月20日成立,该集团襟江、济川、城南、佳源、大生等校区分别举行了挂牌仪式。“襟江小学教育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我市集团化办学进入了新阶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开启了新模式。”对此,泰兴市教育局局长夏立新这样评价。他告诉记者,各集团校对照《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基础条件提升计划,做到一校区一案、一校区一策,强弱补短,缩小差距,实现集团校基础条件的整体提升。

泰师附小教育集团大庆校区是一所老城区学校,环境设施陈旧。“暑假,泰师附小教育集团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大庆校区的校舍维修、课桌椅更换、教学设备添置、校园文化打造等。如今,大庆校区面貌焕然一新。”泰师附小教育集团总校长周剑波说。

完善制度 不断提升集团管理效益

“新校区是全新的学校,管理上会不会没有老校区严格?集团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顾及新校区?”对于集团化办学,不少家长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对此,泰兴市教育局的解决方法是:集团化办学后,各集团实行总校长负责制,安排一名副校长担任分校区校长,采取“一套班子、多个校区、统一管理”的“紧密型”管理模式。

黄桥初中教育集团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和优化,使其适用于集团内不同校区。调整“科室专,年级宽”的简约管理体制,改变原来的教务处、政教处等六大科室负责制度,建立综合协调、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安全管理、后勤服务六大管理中心,实行两校一体,统一管理。该集团总校长陆海军说:“两个校区,一个模式。我们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提高集团各校区的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贡献一份力,为黄桥老区人民奉献一片情。”

泰兴市教育局副局长董泽华告诉记者:“我们在统一各校管理机制、不断放大名校管理效应的同时,也要解放思想,结合实际,注重集团内各校区的个性化发展。”

加强交流 不断提升集团教育质量

均衡师资配备是实现集团校区间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要素。根据泰兴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从2020年起,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内45周岁以下教师申报高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必须要有集团内校区交流任教经历。同时,该市教育局出台激励政策,坚持岗位晋升、评先评优向交流教师倾斜,鼓励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参与交流,着力构建全市集团教师大流通、大融合的新格局。据统计,济川初中教育集团南北校区间教师交流比例达17%,黄桥小学教育集团十桥校区和新城校区教师交流比例高达34%。

当记者来到新城校区时,十桥校区交流教师吴娟正在给学生上新学期第一节英语课。“新城、十桥一家人,不管在新城校区还是在十桥校区,我都会努力工作,为学生成长、集团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吴娟告诉记者。

“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但要做的工作更多。”夏立新说,“接下来,我们还将在集团内各校区教育管理、考核评价一体化等方面扎实推进,持续放大集团办学效应,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泰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