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通州教育:点燃“立德树人”引擎 奏响“全面发展”强音
发布日期:2019-01-11 15:54 来源:《新华日报》-南通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历来是党和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017年中国教育领军人物、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进荣表示,享有“全国基础教育基本均衡先进县(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区)”等多项殊荣的通州区,在教育改革发展中践行新理念新思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题教育,润物无声

好习惯助力学生成长。通州区各中小学狠抓学生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各小学上好学生入学预备课,对家长传授科学育才的理念和方法,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坚持不懈地狠抓常规管理训练,尽快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和小学教育的要求。各初中进一步巩固常规管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实验中学、石港中学等学校创新思路,对初一新生开展军训,不仅加强了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各高中和职业学校对高一新生除了开展正常的军训活动外,还加强对学生的发展规划指导,引领学生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行。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抓不懈,全区有20440名中小学生参加首届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12755名中小学生取得复赛资格,在南通地区遥遥领先。

建立健全情感家园。通州区把师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融入学校整体德育工作。各中小学按部颁标准设置了心理辅导室,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正常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遇到心理方面问题的学生和心理普测中反映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加强心理干预,让“学生有话悄悄说,生理发育悄悄导,家庭教育悄悄改”,巧妙解决学生青春期产生的困惑、烦恼,共同构筑适合“每一个孩子”的精神家园。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是全国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以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成为省高中课程基地。

仪式唤醒生命觉醒。通州区各中小学校紧扣立德树人中心,将“八礼四仪”教育活动常态化。川港小学、通州小学分别为全区中小学校展示的“成长仪式”示范观摩活动,金郊初中开展的“青春仪式”示范观摩活动,得到相关领导和教育界同仁的充分肯定。姜灶小学等学校还编印了文明礼仪校本教材,为进一步推动各中小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供了样板,获得一致好评。

品牌提升办学品位。通州小学在传承多年的“新三好”活动基础上,历经多年积淀,构建了以“敏慧”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形成“新三好”德育特色,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平台,以“三字歌”融行为要求,以“七色花”作生动载体,形成“七彩屋”“七彩园”“七彩城”“七彩岛”评价系列,2017年成为江苏省首批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学校。“新三好”活动得到省、市以及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国关工委主要负责人为“新三好”活动经验介绍作出重要批示,并写入中国关工委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意见,要求在全国推广。金沙小学五(2)中队持之以恒地开展“学雷锋”活动50多年,理治小学的红色德育、育才中学的责任文化等专题活动也正在形成品牌。

强化师生德育共建。通州区高度重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把名师引领和青年教师成长作为师资培养的重点,成立了名师导师团、名师工作室、名师之路教科研协会等机构,最大限度发挥名师的传帮带和辐射作用。每年的青年教师培训均将核心价值观、学科核心素养、班主任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青年教师不仅在教学业务上,而且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快速成长。在全省每年举办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和优课评比中,通州的选手均能崭露头角,不少人获省一等奖,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文化润泽生命品格。让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校园环境彰显的德育文化是通州教育的另一道风景。创建本土“完美教育”的理想生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师生成长的理想乐园,一直是通州区中小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

置身通州区每所学校,扑面而来的是生态和谐、氛围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柔和明亮、淡雅清新的青春色调,是外显于形、内化于心的制度文化,是平等对话、融洽温馨的师生关系……一点一滴彰显校园文化的温馨高雅,展现德育润泽生命的幸福美好。

2018年以来,通州高级中学让学生对教室、宿舍环境进行自创自设并进行评比。川港中学编制的校园心理剧《误会》《铁证》在省校园心理剧评比中获奖;理治小学的校园科普剧《新白骨精》不仅在省里获了奖,而且参加了省内巡演。另外,通州高级中学的徐艾明同学、通州中专的蒋秋榕同学分别被授予全国“全国最美中学生”“全国最美中职生”荣誉称号。

通州德育文化坚持以美育人、化美启智,立德树人、陶冶品性。“与美相伴, 以美育人”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通州实践”得到教育部肯定。2017年通州区委书记应邀出席全国美育大会并作经验介绍,2018年6月,通州区教育局长张进荣赴京参加全国学校美育工作座谈会。在通州,各校建有合唱团、舞蹈团、书画社、朗诵社等450多个校级艺术社团,为学生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在通州,高雅艺术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音乐进校园成为常态,让学生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提升德育水平。

家校共建,同频共振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教育就不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也就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年来,整合家校资源是通州区德育工作“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

通州区组建了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委托退教协和教育局关工委负责日常管理,基教科协助,聘请家教专家、学者为家长学校总校的顾问和导师,组建了家庭教育宣讲团,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到基层中小学校举办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同时,实施“百千万”工程,设置校园开放日,邀请万名家长走进校园,听随堂课、观摩主题活动、了解学校精致管理情况。

关爱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通州“家校共建”的鲜明特色,每年均举办活动给留守儿童及其家庭送温暖,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东社学校、高新区小学、金乐小学、英才小学等学校开展留守儿童暑期夏令营活动,聘请专门人员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教育活动。

不唯分数论,更多地关注学生品德与能力的培养,致力于构筑以立德树人为终极指向的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金字塔”,通州教育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张进荣说,归根结底,教育是引导每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均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来源:《新华日报》 2019年1月11日   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