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由江苏省教育厅、扬子晚报主办的“‘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江苏中小学践行‘适合的教育’专题研讨会”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举行。来自省内的高中、初中及小学校长、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共同探讨了“适合的教育”如何践行这一话题,且听这些嘉宾娓娓道来——
“适合的教育”需要适合的课程来支撑
朱焱(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校长)
“适合的教育”是对教育本真的追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幸福的一生,教育必须是适合每一个人的。我认为“适合”一是选择适合的学校,二是学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可选择的适合的课程。
以小学部本着"面向儿童、培养儿童、发展儿童"的立场,整体构建的“小精灵幸福魔方”课程为例:“运动与健体”“明德与知礼”“旅行与观察”“阅读与讲演”“实践与创想”“数学与生活”,每一面代表学生的一类素养,每一种颜色对应一种课程。各面独具特色,六面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魔方的六个面,千变万化,为每个孩子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无限可能。"小精灵幸福魔方课程"还涵盖了富有特色的“六个一”课程:“穿过一座城”“爬过一座山”“宿过一次营”“种过一次地” “历过一次险”“开过一家店”。举个例子,“开过一家店”,就是我们的“财商”课程。在一年一度的美食节之际,我们不仅给学生提供开设校园店铺的场地,还请来了工商、税务、消防、城管等部门,在学校设立“金中河西行政服务大厅”,让学生自己注册公司,开设店铺,学会经营,还要依法依规向相关部门交税。我们这么做,是希望从校园开始,就培养学生的情商和财商。今年,我们还开辟了“金中河西教育农场”,让学生们不仅能顺利完成学业,还能够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通过这样的举措,我们希望为孩子搭建亲近自然的平台,让学生在生活中和大自然中学习。
“适合的教育”以适合的课程为依托,通过这种路径,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长,发现自己的美好和能量,这样他们就发现了世界,发现了未来,找到了“最适合的教育”。
“适合的教育”不是放任自由的教育
周婷(南京市汉口路小学校长 正高级教师 特级教师)
“适合的教育”是“人性”与“人学”意义中的教育研究,它努力“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幸福每一个”。简言之,“适合的教育”力显“每一个儿童都重要”的理念。为此,我们汉口路小学:一是拓展学习场域。设计阅读、科技、民俗、足球等主题区域,努力让课堂学习语境和课余生活语境交融、静态学习空间和动态学习空间交融,使每一个儿童发现鲜活而富有个性的自己,体现独一无二的“这一个”。二是创建“师生同构”的学习制度。共享式课堂生活、自主式德育生活、协同式班级生活……师生都来共同参与、共同建构,共同经历教育从磨合到适合的过程。
三是创生学习载体。“适合的教育”不是放任自由的教育,它有其规定性。如何对既定的国家课程标准和统一的教材进行“合适的教育”,学习方式变革尤为重要。我校用四色学习单(以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为标识,体现学习差异的一种个性化学习单)为载体,实施差异化教学,带着每一个儿童走向自主性、选择性、开放式的学。四是创设特色课程。基于我校比邻南大的地理优势,设置了“大师课程”“大学生课程”“小学·大学”微型课程;我们还受孩子自荐自己的博士后家长讲“电影课程”启发,让孩子荐课或评议增删社团课程,实现“大学之中办小学,本色之中创特色,三原之上求多元”,彰显对“适合的教育”的理解与诉求。”
用课堂“导学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益
耿怀青(淮安市周恩来红军中学校长)
我们学校是2014年经过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批准的,全国第一所红军中学。学校地处苏北,学生的父母亲大多在外打工,留守学生很多,这些孩子由于从小远离父母,大多数都是由家中的老人带大,隔代教育不仅是家庭教育严重的缺失,而且使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形成了严重的问题。根据学校的实际,我们制定了红军中学学生习惯养成细则,从生活和学习的两个方面给学生提出要求。班主任、科任老师带领学生们学习,并督促他们的行为习惯;形成自主管理,由学生干部每天根据学生细则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通过一个学期的突击训练,每个学生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此外,实践 “适合的教育”理念,我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学校充分利用本地的得天独厚的红色德育教育资源的优势,以传承恩来和红军精神为核心,努力打造红色德育教育,通过举行纪念周恩来诞辰诗歌朗诵比赛、纪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主题的征文和主题书画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理想信念、团结奋斗爱国爱民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当下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为了适合时代发展要求,我校大力实施循环差异教学模式,个性化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学业有成。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必须重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质量,于是设置了学前的导学案,配套课堂教学同步方案的六环,即目标定向、个体自学、同伴互导、教师渐染、练习检测、补重学习。在各个环节中,我们预设的目标任务都有一定的梯度,尽力做到让中等生吃得好,尖子生吃得饱,这样的导学案就能让不同层次地学生在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都能有所收获,在无形之中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几年来很多学生成绩的提升幅度非常大。如今在不断地实践中充实,不断地提高教育模式,成为我们学校教育教改的特色。
教育要给学生勇于尝试的机会
石鑫(江苏省海门中学校长)
海门中学有个传统,毕业出去的校友,毕业20周年或是30周年总要回来聚会。通过这些校友的发展,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和总结,找出他们的成长规律。我们认为,“适合的教育”首先要适合孩子的成长规律。高中阶段正是形成“三观”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批判性思维或能力的重要时期。适合的教育就是要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让他们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发现自己的特长,从而逐步寻觅“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一个人一生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那是最幸福的事,也是最易成就。
举个例子,我们曾经有一位学生,如今已经是南航金城学院的校领导了。他当年是以数学竞赛尖子生的身份保送进入我们学校的,但他特别喜欢体育,考当年保送上大学时,在中文、数学和体育三个专业里让他挑一个,结果他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了体育专业,当初我很惊讶,然他自己喜欢。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他发展的非常好,不仅成为了大学教师,还是国家级裁判,获得了很多荣誉。
由此,我们就想,教育到底把学生引向何方?部分学生考大学,选择专业时,他们不会选择,往往都是父母代劳,原因在哪?就是因为高中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平台来了解大学的这些专业,没有给他足够发现和挖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的机会!“选择”并不是一种赌博,而是一种能力,需要慢慢地去培养,教育就是要给学生勇于尝试的机会。
对孩子产生激励的“正反馈”
袁越(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一学生家长)
首先,我觉得孩子需要提供“适合的教育”。大的方面来看,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小的方面来看,做家长的,自然是希望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幸福生活。因此,都离不开“适合的教育”。我认为“适合的教育”应该是具有“正反馈”意义的教育,能够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正面的激励,比如说能够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品行端正;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做到勤奋好学。作为家长,我认为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要注意这么几点:
家庭教育需要和学校教育高度统一,产生合力;教育孩子应该以鼓励为主,包括老师的鼓励和家长的鼓励,要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相信孩子;要善于聆听和关注孩子,孩子在学校学习之外,回到家还需要和家长沟通交流,这时家长应该站在朋友的角度和孩子沟通,不应该“高高在上”。对于孩子的兴趣,家长也应该保持尊重。
我的孩子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学习快一年了,应该说得到了“适合的教育”。金中河西的办学理念是“为一生奠基”。学校不仅教授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做人;不仅关注孩子的现在,更关注孩子的未来。通过金中河西老师的教育,孩子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成长为有情怀、有智识、思想自由、有能力创造和体验幸福的现代人。
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郭万牛(南京工业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
从高校来讲,“适合的教育”就是不要千篇一律,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方向。然而,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学校的过程中还存在不理性的现象。比如高考填志愿,一半家长是盲从的,看到大家都在填某个专业,就跟风填那个专业。这就好比去饭馆吃饭,明明不喜欢吃川菜,看到排长队,就也去排队。这就是从众心理导致的,把填志愿当成项目运作,卡着分填志愿,一分不愿浪费。
关于选学校,我举个例子,一个学生,特别热爱化工。首选清华和南工。高考分数出来,没达到清华的要求,虽然还有选择,冲着专业,他最终选择了南工。这个孩子目前读大三,进入南京工业大学后,学校给予重点培养,他进入了学校2011学院(全程导师制、全员书院制)学习,配备全程导师,学习成绩很好,准备给他保研,硕博连读。我认为,大学应该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从事最合适他们的工作。比如南工大就有转专业的机制,学生大一时可以申请转专业。对于非常优秀的学生,学校还提供高配版的“英才计划”,完全跟国际接轨,配二级教授导师,跟着导师下实验室,定制培养计划。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
“适合的教育”已有很多成功的实践案例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首先点赞扬子晚报“适合的教育”系列报道,他认为,媒体的引导非常重要,从寻访32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江苏中小学践行“适合的教育”系列报道,充分展现了江苏高校及中小学践行“适合的教育”的生动案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发了学校、社会及家长的共鸣。”
徐子敏认为,推进“适合的教育”在我省教育系统已经形成广泛共识。显著体现在,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都认为“适合的教育”,主要须把握这三个方面,要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和成长;要遵循教育教学自身的规律;要顺应时代和未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当前“适合的教育”在江苏已经推开了广泛的实践,势如星火燎原。一大批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工作者,潜心钻研探索“适合的教育”,呈现了很多成功、鲜活的案例。“适合的教育没有统一模式,必须因地因校制宜,这本身给教育工作者实践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他说,通过几年努力,“适合的教育”一定会呈现更多更精彩的成果。
期望新闻媒体协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宣传好“适合的教育”的科学理念和实践成果,推动全社会加深认识和理解,突破“最后一公里”,让“适合的教育”成为全社会共识,成为家长和学生的自觉选择,共同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生态和舆论氛围。
通讯员 项生 实习生 黄文耀 张婧云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晨 杨甜子 蔡蕴琦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