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14年专题 >> 江苏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专栏 >> 经验交流 >> 协同创新中心

协同攻关打造大国重器  推动深海装备跨越发展

创新产学研用协同机制  助推船舶行业转型升级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以下简称702所)是江苏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协同单位,中心由江苏科技大学牵头,联合乌克兰国立造船大学、702所、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等船舶行业56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作为中心主要协同单位,702所配合牵头高校,以海洋强国和造船强国战略为引领,面向船舶与海工行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机制创新,整合优势资源,聚集行业高端人才,围绕高技术船舶及海洋装备设计、制造与配套,开展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攻关、关键系统与装备研发,在重大科研任务、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中心与船舶行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支撑和引领了船舶与海洋装备产业的技术进步。

一、协同攻关深海装备技术,打造大国重器

围绕深海装备技术,由702所牵头,联合浙江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国内近百家单位协同开展技术攻关,以深海载人作业潜水器重大装备为突破点,强化创新、主动作为,为建设海洋强国打造国之重器。通过长期努力,解决了大深度耐压、密封、安全技术,可靠水声通信技术,深海复杂环境下精细作业技术等世界性难题,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重大跨越。2013年以来,蛟龙号下潜97次,科技专家450余人次先后搭乘蛟龙号亲临海底进行科学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蛟龙号项目成果开辟了我国深海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深海技术、装备产业和应用体系的跨越发展,为争夺和维护我国在国际深海大洋的权益及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蛟龙号已成为海洋强国建设的“大国重器”。

为实现我国载人深潜谱系化发展,由702所牵头成立了联合科研团队,同步开发深海装备谱系。联合科研团队先后突破总体设计与优化、大厚度钛合金载人舱设计制造、大深度浮力材料、低噪声深海推力器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自主掌握了所有核心关键技术并实现国产化。2017年,“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海试,其国产化率达到95%。全海深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计划于2020年完成,该项目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深海装备技术的发展。系列载人深潜器的协同攻关和自主研制,带动了我国深海装备技术的全面发展,同时推进了深海装备的产业化,一支深海高技术人才队伍因此壮大,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创新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支撑南海开发

针对国家南海开发战略和三沙市建设的紧迫需求,以及南海区域地理及环境特征带来的安全可靠性技术难题,由702所牵头,联合江苏科技大学、中心协同单位及三沙市政府等20余家单位,采取“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模式,在海上浮动结构物领域开展了近六年的论证、研究和设计,完成了国家973计划项目等一系列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珊瑚礁边系泊的浮动式码头与保障平台等大量科研成果,并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应用。2017年,工信部重大专项浮式保障平台工程项目工程化成果——三沙重载建设平台顺利下水,即将交付三沙市,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主权维护开启新的征程。该项目的成功实施,通过发挥协同单位优势,形成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机制,确保了项目完成质量和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实用性,充分体现了协同创新的成效。

三、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地方海洋经济发展

为落实国家和江苏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702所和江苏科技大学一起,系统梳理江苏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现状、资源分布和优势力量,结合江苏省船舶海工特色优势,进行顶层设计,制定详细规划,协助省海洋局全过程策划和组织《国家海洋局江苏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实施方案》指南编制和申报工作,共立项25个研发项目和3个公共服务平台。其中,702所承担的“江苏省海洋装备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江苏科技大学承担的“江苏海洋装备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平台”于2017年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每年服务江苏船舶与海工企业100多次,为江苏省船舶与海工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2016年,702所、江苏科技大学、南通中远船务有限公司等中心协同单位积极配合南通市申报“‘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并获批国家首批示范城市,江苏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链中的企业大量高技术产品和科技创新项目得到了国家支持,推动了我省船舶与海工行业向高端发展。

四、参与国际标准修订,提升国际影响力

702所和中心协同单位十分注重在国际标准和规范制定中的“中国影响力”。为应对IMO新公约、新标准、新规范,在工信部牵头成立的IMO新规范标准应对机制领导小组中,702所多位技术专家作为相关专业组的组长,牵头进行联合研究攻关,承担了大量的IMO提案及标准修订工作,并代表船舶行业参与国际谈判,为我国船舶行业的转型发展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特别是由702所牵头、联合国内团队自主研制的“船用泵声源特性测试方法”和“船舶辅机隔振系统设计指南”两项国际标准在2017年正式发布,标志着船舶领域国际标准的“出生证”上打上了中国烙印,提升了国际影响力。702所有20余人在ITTC、ISSC等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职务,每年协同中心组织多次与国际一流学术机构的双边技术交流活动,2017年9月成功承办了第28届ITTC大会,进一步提升了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发布日期:2018-05-17 11:10:55 来源: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
版权所有:江苏省教育厅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15号
维护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江苏省教育厅电子政务中心
建议使用IE7.0以上版本      1024*768分辨率预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