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于理,达于情,践于行——江苏科技大学大学生学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步曲

一、案例综述

江苏科技大学组织大学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遵循学习与实践、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第一课堂、党团活动、学生自学三个层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的力量,形成了原滋原味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宣讲、脚踏实地地践行的三步曲学习模式,形成了江科大的“十九大时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演说大赛、“绘辉煌中国·期七彩宏图”墙绘、“友善积分卡”、“两个文明行动”等一系列大学生学习、宣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平台和机制,打造了一批形式新颖、入脑入心、特色鲜明的活动载体,在大学生中掀起学习的热潮,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力。

二、案例解析

(一)案例思路与理念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大学生既是高校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工作的受众,更是宣传和贯彻这一思想的生力军。如何教育好、引导好这支力量,让他们成为高校学习、宣传和贯彻这一思想的主力军,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基于这一认识,学校在组织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充分把握几个关键点。一是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从学理和实践等不同层面深入学习;二是加强制度保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的辅助作用,形成立体多元的覆盖格局;三是注重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二)案例设计与实施

1.江科大的“十九大时间”

为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校自2017年3月开始明确每个学期第3、7、11、15周周四下午为全校集中的政治理论学习时间,保证了教研室、党支部、团支部三个层面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集中学习、集中地点、集中精神。十九大召开以来,学校更是明确了每次集中学习的主题,先后围绕“十九大报告”、“党章修改”、“全国两会”等开展系列专题学习活动,形成了常态的学习习惯,明晰的学习内容,保障了学习效果。

2. 学于理:思想进课堂进教材

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原滋原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校充分发挥马克思学院各教研室专业教师的作用,要求专业教师将思想的学习纳入教学计划中,通过系统的讲授让学生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达于情:思想演说大赛

在政治理论课授课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校广大学生发起思想演说大赛。学院三十余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向全校授课班级组织初赛,最终遴选推荐出32支学生团队;学生来自全校17个学院,保证了参与学生的广泛性和覆盖面。

如何将宏大抽象的思想宣讲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学校组建由马克思主义专业教师、学院团委书记等老师组成的参赛学生指导团队,从思想解读、剧情创作、舞台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和全程的指导,既保证了学生对思想理解的正确性和全面性,也保证了比赛的可观赏性、吸引力和感染力。7支团队通过复赛的选拔进入决赛,每支团队聚集了擅长演讲、写作、视频ppt制作等多种才能的学生,并由一名专业教师全程指导。

在备赛期间,团队学生分工合作,从宣讲大纲的设计到宣讲内容的字斟句酌,从舞台表演元素的设计到参赛同学台风的打磨,进行精心准备。7个节目从学生的视角从不同维度宣传思想的内涵、内容、意义、基本方略及我国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思想深邃的内涵,感受在思想指导下中国在经济、社会、民生、国防、外交等方面巨大变化带来的强烈震撼;联系青年大学生的身份,激发起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在节目创作过程中,学生更是将音、诗、画等多种表演元素融入抽象的思想理论宣讲中,参演学生用情景表演、朗诵、双人对口演讲等多种学生喜爱的形式阐述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比赛为观众呈现了一台融思想性、教育性、体验性于一体的学习宣讲会,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学生欢迎。如,双人对口演讲《放飞青春梦想,书写时代华章》采取rap的流行元素,将宣讲内容凝练成极具乐感的唱词;情景剧表演《马恩穿越狂想曲》用中国取得伟大的成就回应马克思主义理论;演讲《布局照亮前方,奋进正当时》催人奋进,直击灵魂;情景剧表演《畅谈十九大》讲述老百姓日新月异的生活;演讲《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音诗画《引领法治新时代》、演讲《走进新时代》等节目从不同角度让思想宣讲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增强大学生自身与思想的深刻对话,让学生在演说中领悟价值,在聆听中触碰信仰。400余名学生现场观看了比赛,节目还被录制成宣讲视频,在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播放,点播量近5000次。

4.笃于行:在实践中汇聚青春力量

大学生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所思所想所感,转化为自觉践行思想的行动力,融入到各类日常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课堂四十五分钟文明行动和宿舍文明行动将践行落到实际;各党团支部利用党日活动、团日活动走进社区、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先后开展活动500余次,并涌现出无数典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景荣春党支部和扬帆志愿者协会的29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走进社区,开展“绘辉煌中国·期七彩宏图”墙绘活动,通过墙绘的形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墙绘以纪录片《辉煌中国》为题材,选取《圆梦工程》—中国高铁,复兴号;《创新活力》—支付宝,中国云计算和金融系统运算实力迸发;《协调发展》—贫困人口的异地搬迁;《绿色家园》—湿地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享小康》—超级稻,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先强种;《开放中国》—跨国快递,中国理念六幅图进行创作。墙绘内容充分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巨大变迁,反映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墙绘艺术以其独特的图案造型、绿色环保的绘制颜料、精简快捷的装饰工序等特征触动人们的心灵。

(三)工作实效与经验  

1.形成了立体协同的育人格局

固定的政治理论学习时间、思政聚合行动、“两个文明行动”,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演说大赛活动载体建设,形成了全校协同的工作格局,让践行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2.学生产生了广泛的认同感

一系列学习活动让大学生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践行者,增强了学生对思想的认同感。2017级粮食学院粮食工程专业的孙晟源观看演说大赛后表示,参赛队伍以新颖的表演形式,让人对十九大的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十八大以来我国的飞速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身在中国,倍感骄傲自豪。参加墙绘活动的高天同学谈到,“作为当代船舶类大学生,更加坚定了实现海洋梦、强国梦的信心,坚信船舶专业学生在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3.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活动更让广大市民、中小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思想,了解我国建设取得的各方面成就。如“绘辉煌中国·期七彩宏图”墙绘活动近30米长卷,绘制了数不尽的辉煌,七八个小时墙绘吸引了大量社区居民前来观看,也成为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活动也先后得到《现代快报》《江苏苏讯》《中国网络新闻传媒》等10余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使得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进一步加强,积极推动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

三、案例点评

(一)典型案例特征

1.学习的系统性。学校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以第二课堂为辅助,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党支部、团支部等多支队伍在学习中的作用,促进了学习的系统性。2.形式的多样性。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上党课、忆传统、讲故事、演讲征文、书法绘画、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3.影响的持久性。原滋原味的思想解读,深入心灵的宣讲活动,多种有形的工作载体,让学习活动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帮助大学生明确应有的责任担当,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勤奋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年华。

(二)案例推广价值

1.项目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遵循政治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在深入学习、广泛宣讲的基础上,大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将所学内外为理论认同,外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

2.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多种力量协同推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教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党支部、团支部充分发挥组织动员优势,广大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创新学习载体、探索学习模式,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促进“共同学、广泛学、全面学”。

(三)思考与建议

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持续渐进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需要进教材、进课堂,更需要从高校校园文化、教育管理等的全局入手,在全校营造大的思政育人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