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 2018年专题 > 改革开放40周年我与教育 > 文说40年
改革开放圆了农家三兄弟大学梦
发布日期:2018-12-24 14:11 来源:扬州大学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四十个年头。四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算太长,但对全体中国人民来说,这是极其不平凡的四十年。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快速增强,各项成绩举世瞩目。同样,四十年对一个个具体的家庭和个人来说,并不算短。有幸经历和见证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令人欢欣鼓舞,感慨万千!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出生在黄海之滨的一个比较闭塞的农村,祖上世代务农。父母虽然能够识字读报,在当地算得上文化人,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仍然继承祖业,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儿童时期的记忆,我们一家六口人,除了父母、我,尚有年迈的外婆和两个弟弟,任凭父母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参加集体辛勤劳作,年终集体分配时,总是入不敷出,属于超支户。稍长,放学回家,或是每逢假期,我们兄弟三人总是帮助家长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期望能够增加些工分,减轻家庭负担。即使这样,也只能勉强维持最基本、最简单的生活。那时,我的家乡,应该与全国大多数乡村一样,被贫穷和落后充斥着。

1976年,我进入初中。父亲未雨绸缪,估计我初中毕业难以升入高中,为我的出路着想,建议如果上不了高中,就跟着我做木工的表哥学徒做木匠。我自己则期盼着做一名大队通信员,给各生产小队发信件、报纸,这样的话,能够有机会阅读报纸,了解外部的世界。那一年,我十二岁,做一名通信员是我最大的梦想。

1977年年底,停止了多年的高校招生消息传到了我的家乡,我的几位民办代课老师及一些比我们大得多的社会青年顿时好像见到了一线曙光,纷纷寻找丢弃多年的课本,悄悄进入了复习迎考的阶段。1978年初中毕业前夕,学校传达高中入学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这对我们这些普通农家子弟来说,无疑是喜从天降!最后,我顺利进入离家很近的乡办高中强化班学习,圆了自己的高中梦。现在想来,当时的教学条件异常艰苦,科班出身的老师全校仅有一、二名,大多数都是民办教师和从苏州、无锡等地插队到当地的知识青年,有些课程由于师资的紧缺而无法开设。大约是高一第一学期的期中阶段,一些从苏南城里来的老师争相传阅《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一位年过半百、德高望重的老私塾先生,曾经也是我父母的老师,一个秋高气爽、和风拂面的下午,老先生戴上眼镜、手捧报纸,不慌不忙地给我们念起了这一篇具有重要时代意义和里程碑意义的鸿篇大作。说实话,当时我们只有十三、四岁,对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有些似懂非懂,但老先生说的今后要靠真本领吃饭,勉励大家好好学习,这些暖心的话语我们一直牢记在心。

同年的年底,北京传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喜讯。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立了改革开放将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从此,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一时间,上下同庆,举国欢腾。我们正逢其时赶上了这样一个伟大而火热的时代。通过老师们的辛勤教育和自己的努力,在1982年的全国高考中,我顺利考入了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成为全村的第一位大学生。这在当时的家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的两个弟弟可也分别于1983年和1988年考入大学。三兄弟先后考取大学,当时的农村并不多见,一时更是成为当地的佳话,甚至县里的电台、报纸也予以了报道。不少家长教育孩子,也是以我们兄弟们为现身说法,鼓励孩子们刻苦学习,争取考上心仪的学校。确实,村子里后来陆续走出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他们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和建设者。

大学毕业后,我非常幸运地有机会留校任教,继续从事心爱的教书育人工作。三十多年来,我见证了学科和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见证了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我的两个弟弟也在各自的专业岗位上辛勤耕耘,脚踏实地,事业有成,无愧于时代对我们的恩赐。

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喜庆时刻,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深刻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家庭的改善,与我们的时代紧紧相连,与我们党和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密切相关。国家的进步和强大,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发展的根本前提。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作者:扬州大学 冯春龙)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