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流谋发展 聚力名城建名校 苏州大学 近年来,苏州大学紧紧抓住“国家试点学院”、“2011计划”、江苏高教四大专项等发展机遇,紧紧围绕石泰峰省长视察学校时提出的“打造名城名校,坚持创新驱动,促进名城与名校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指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深化内涵建设,融入名城建名校,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新路,学校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总体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重大转型。回顾成绩、总结经验,我们形成了以下发展共识: 一是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坚守大学本位,以培养模范公民为宗旨,以构建“国际化、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引领,以推进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教学审核式评估以及专业国内外认证工作为契机,认真落实本科教学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加强通识选修课程、新生研讨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开放,深入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等四大培养计划,全面开展优良学风建设和认知、认同、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2名学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导师学院”的改革实践获第二届全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作为江苏高校唯一代表入选国家首批“试点学院”,相关教学改革成果被《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专题报道。 二是始终坚持人才强校主战略。学校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依托江苏特聘教授以及校内特聘教授、东吴学者等人才项目,突出做好精准引才、青年人才培养、分类评价、优化人才集聚生态等工作,持续优化完善“大师+团队”的队伍建设模式,全力打造纳米科技、生物医学、先进制造、现代丝绸等多个卓越创新团队。学校现有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46位,其中,“青千”、“优青”、“青年长江”、“万人拔尖”等“四青”人才75位,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5位。高端人才的集聚,全面、系统、持续地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活力,学校目前8个学科进入ESI前1%行列,其中2个学科已接近1‰,近五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数稳居全国高校前20位。 三是始终坚持融入名城建名校。坚持以服务促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以合作谋共赢,全面融入区域创新体系。2006年以来,先后与苏州市及其下辖市(区)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江苏沙钢等地方龙头企业共建研发机构67家;围绕区域产业升级战略需求,牵头组建纳米科技、血液学等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跻身教育部首批“2011计划”;创设并坚持举办“对话苏州创新”高阶论坛,东吴智库等一批新型智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14年,苏州市与我校启动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按照“名城名校、创新驱动、协同提升、融合发展”的总要求,深入实施学科产业对接、创新平台培育、法治苏州保障等“十大工程”,全力打造校地融合发展共同体。 四是始终坚持融入国际创一流。学校提出“以国际知名带动和引领国内一流”的战略设想,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有效整合利用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自身办学能力和教育质量。目前,学校已与178家海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聘请海外名誉教授、客座教授近100人,各类在校留学生近3000人,与剑桥大学桑格研究所共建的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突变小鼠胚胎干细胞资源中心。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境外高校老挝苏州大学,已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驿站和文化名片。 今后一个时期,是苏州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全面贯彻《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以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为导向,积极走好地方高校创建研究型大学的长征路,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作出积极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育人。全面贯彻全国和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持续完善教学投入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结合,推进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贯通,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体验和发展环境。 二是抓学科。加强学科顶层设计,以“是否代表学科发展方向、是否呼应社会重大需求、是否具有卓越品质”为导向,以基础学科的原始创新为牵引,以优势学科的聚焦发展为高峰,以新型交叉学科的着力探索为突破,努力构建一流特色学科体系和创新生态,为跻身一流大学奠定基础。 三是抓队伍。围绕学科建设布局,着力引进享有学术盛誉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才俊;促进海归人才与本土人才相融合,以增量人才盘活存量人才;健全教师分类管理和聘任制度,完善以质量与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以人才高地构筑学科高地。 四是抓贡献。落实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与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两个战场”,在若干领域组建“旗舰式”创新平台和团队,承接重大科研项目,培育重大科研成果,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度,回答好李强书记对苏州提出的“创新四问”。 |